藏在古画中的钧瓷

瓷器在唐以前,常常以单一、非青即白的釉色来装饰生活。在唐代的花釉瓷基础上,开创了瓷器史上一个新的艺术生命——钧瓷。艺人在一种蓝色乳浊光釉中加入红铜配方,加上在烧制时炉温与炉内气氛让瓷器发生了自然窑变,釉色变得绚丽多彩。
钧瓷的出现,成为了当时大红大紫的“明星”产品。有着独特艺术魅力与气质的钧瓷,更是得到了宫廷的珍爱。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清宫曾把钧瓷作为重要的宫廷陈设,对于钧瓷的使用更加广泛,很多宫殿、书房都有陈列钧瓷。而且这些钧瓷器物底部都刻有宫殿名款,明确其为清代宫廷所有。而且所刻款识除了标注使用的宫殿名外,还会详细记录是使用在宫殿的哪一处。这反映出清代帝王对瓷器典藏的用心。
钧瓷在明清时期宫廷的绘画中时有所见,常常“藏”于画中,不经意间,竟然发现它的身影。那时钧窑花盆、盆托、出戟尊等花器“贡御”经常被用来点缀御花园以及皇家园林,丰富皇家生活。据载,至迟在明代早中期,在宫廷用钧瓷花器,盆托来种植菖蒲。

《明人十八学士图》里种植松柏的天青釉钧瓷花盆

明万历《琵琶记》中的鼓钉三足钧瓷花盆

明《五同会图》中的鼓钉三足钧瓷花盆托

《竹园寿集图》中种植着菖蒲的钧瓷花盆

清《月曼清游图册—重阳赏菊》(局部)中的钧瓷花盆

清《汉宫春晓图》(局部)中的陈设在窗台的钧瓷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