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杰:红色教育代代传
“那一天夜里,我带领两名志愿军侦察员到前线侦察敌情。我像蚂蚁一样,悄悄地爬到离敌人哨兵很近的地方。那个哨兵挎着枪来回巡逻,走到离我最近的地方,吐口吐沫就能吐到我身上,可就是没发现我,哈哈哈!”回忆起在抗美援朝前线的战斗经历,90岁的老党员郭敏杰仍是那么的清晰和自豪。
党员在战场一线炼成
1931年出生的郭敏杰是方岗镇东炉村4组人,1951年参军,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老人讲述,1952年冬,他和战友们一起跨过鸭绿江。当时,看到从朝鲜战场上运回的大堆血衣,郭敏杰没有退缩,勇敢地上了最前线。他说:“共产党为农民分了房子分了地,咱的国家咱不保护谁保护?我要响应毛主席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每次战斗,身为侦察班长的郭敏杰总是冲到最前沿侦察敌情。“侦察兵就是指挥员的耳目,敌人有多少兵力?火力怎样配置?战前要摸个一清二楚;战斗结束后,还要及时查清敌人是否会增加兵力,为下一步战斗做准备。”谈起侦察兵,郭敏杰一脸自豪。
当侦察兵,既危险又辛苦。刚到朝鲜时是冬天,到处冰天雪地,晚上去侦察敌情,趴在一尺多厚的雪窝里一动不动。由于战斗繁忙,他半年都没脱过衣服,身上都长了虱子。“在前线,由于怕冒烟,不敢生火做饭,忍饥挨饿那是常事,可从没人叫过一声苦!”郭敏杰说。
1954年,郭敏杰从朝鲜回国,移防到广西边防前线。经过战争的砺练和洗礼,他光荣加入了党组织。“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共产党员。不怕死、往前冲,是共产党员的标准!”郭敏杰严肃地说。
党徽在基层一线闪光
离开部队回到地方工作,郭敏杰仍然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做到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敬业奉献。
1956年退伍后,郭敏杰被安置在禹州汽车站、邮政局等单位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调到邮政系统后,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基层,先后在火龙、顺店、浅井、方山、花石等邮政所工作过,话务员、营业员、机线员、投递员,啥岗位等干过,一干就是35年。“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有什么条件可讲?”郭敏杰说。
1991年退休后,他坚持奉献余热,继续在方岗邮政所当投递员。跑遍全镇24个村,每天骑车五六十里,把当天的报纸、信件、汇款单等及时送到群众家中,从没耽误过一次。那时候镇里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遇到雨雪天骑不成车,他就把邮包扛在身上,推着车子走。长年累月的骑行,郭敏杰落下了腿疼的毛病,现在一坐下,腿都伸不直,还是蹬自行车的架势,可他从没过一句怨言。
基因在红色家庭传承
在郭敏杰家客厅墙上,挂在一个大幅十字绣,红底的“家”字,下边绣着“和睦之家永昌隆”字样。入党66年来,老人时时刻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三弟、四弟都先后参军入伍,成长为一名革命军人;孙子辈的外甥石聪柯、王浩也都参了军,他们家成了一个军人之家。
郭敏杰有一儿四女,目前都已成家,30多人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孩子们都工作认真,孝顺老人。为了让老人冬天不冷,儿媳刘桂朋就把老人接到城里有暖气的房子;几个女儿经常给老人送吃喝,每个周末,一家老小都亲亲热热来看他。“儿媳妇从来没顶过嘴,一日三餐把饭盛好端上桌,每天每顿不重样,待我比亲闺女还亲!”说起儿媳妇,郭敏杰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的郭敏杰老人,身体依然硬朗,思路清晰。对2016年7月河南省委为他颁发的“50年以上党龄荣誉纪念章”和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他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非常珍爱。“奖章只能说明过去,我要活到老、学到老,用红色革命党史教育下一代,永远牢记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郭敏杰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