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久远的医药传奇(二)
——药王孙思邈与千年古刹金仙寺的渊源
地处山坳里的这座金仙寺,又名金山寺,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属中岳少林寺的下院,几经毁葺,风貌已在岁月里荡然无存。寺院的基石侧对着山峰,瓦砾中的龙首庄严威武,在断垣里依然守望着这座历经千年而依旧灵性的宝地。
山下,是一座草木苍苍的小村落,低矮的泥墙保护着浅黄色的土道,一片核桃林,一株挂着红果的石榴树,很容易让人构画出一幅图画:两个寺院的僧人,挑着医书,担着药箱,护送着骑着毛驴的百岁老人孙思邈,悠闲走来。几棵高枝上,高耸错落地叠着雀鸟的巢窝,使我想起了药王孙思邈的人生道路,和他在禹州的转折故事。
孙思邈初次行医,在隋朝都城长安,初来乍到,没有显赫的名望,挂牌行医,就医者寥寥,真是门可罗雀。找孙思邈看病,没有一个被医好,并不是因他医术不行,恰好都是病入膏肓之人。
传言说,孙思邈看谁谁死,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长安城,人们背地里都叫他“背时郎中”。时运不济,空有满腹学问,为了糊口,不得不背起行装,游医度日。
他云游天下,遍访名师提高技艺,一日,遇到一位老道,占卜一课。当谈到自己坎坷经历时,老道说:“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你读书虽然不少,路却走得不多。”
孙思邈说:“我已遍游终南山、峨嵋山,再游下去我都变成铁脚先生了!”老道戏谑道:“先生的卦象很特殊,据此看来,利在东,必须东出潼关,若是遇到有一丈二尺高茅草的地方,脚穿8斤重的靴子时侯,就不要再走了,那就是先生发迹的地方。你不妨再游游中岳嵩山,运气自然会好转的!”
从此,孙思邈便来河南闯荡,行至禹州城北八里岗时,阴雨霏霏,路道泥泞,实在难走。孙思邈遵照道士指点的方向,东出潼关,一路跋山涉水,辗转江北数省。经禹州寻访神医华佗、扁鹊、张仲景的遗迹,收集古方、验方,考察了许多药材产地,医术大有长进。
一日,他行之路上,看见路边有一棵大树,实在走不动了,就来到树下休息。这棵大树,粗细足有三人合抱,树干早已枯空了,上面有一个树洞,长出一蓬茅草。由于年深日久,或是风雨吹打,或是鸟儿啄来的草籽,在树洞中发芽,长出茅草。
孙思邈抬头看见茅草,估摸离地有一丈二尺多高,心想一丈二尺高的茅草找到了,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湿透的高帮靴子上糊满了粘粘的红泥,抬脚一估量,足有8斤多重。想起道士言语,看来只好至此为止,不能往前走了。
此处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漫漫山坡里何处安身?此时,孙思邈浑身湿透了,身上寒冷,腹中饥饿,筋疲力尽,寸步难行。猛然见山下树林中,露出一角青瓦,半壁白墙,原来是一庙宇,正是金仙寺。
到禹州以后,孙思邈凭借拦棺一针救孕妇,保得母子平安的医例名声大振。自此,求医者络绎不绝。凡经他医好的患者,自愿来山坡上种杏树一株, 日久山坡上万杏成林,成了禹州杏林坡的来历并延伸出虎守杏林、花蕊等众多传奇故事,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并且在药界广为流传。
孙思邈用他所学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医疗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有求医者,无论贫富,孙思邈皆精心治疗,其医德、医道之高,有口皆碑。各种多方求治辗转数医而无效的疑难杂症,一经孙氏诊治多可手到病除。名气不仅声噪山林,而且誉满京师。
对于患者救治,他强调:“不得问起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照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峻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正是孙思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深得历代统治者尊崇和敬重。
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载,孙思邈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周宣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宋徽宗时期,更是加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在民间更受尊崇,被尊为药王,至今在其故乡仍有纪念药王孙思邈的“三月三”古庙会。
孙思邈强调医德是中医学的优良传统,《千金要方》中首列《大医精诚》,较全面地论述了医者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其核心就是“精诚”两字。首先,他指出医学为“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同时,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其著作以“千金”命名,正是体现了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