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愚公”的绿水青山梦
初夏的虎背岭,山恋叠翠,绿树成荫。袅袅薄雾中,一层层梯田错落有致,一道道石堰奇丽壮观,一条条山路直通山顶,一株株树木叶茂枝繁,一树树果实挂满枝头,一丛丛鲜花争奇斗艳,浓浓绿荫下的大山里,鸡鸣鸟唱,鸭鹅成群,静谧祥和,宛如画境。
虎背岭位于苌庄镇于王沟村西,土地贫瘠,山高气寒,水源奇缺,交通不便。曾经山上乱石成堆,杂草遍地,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荆棘丛生。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身患疾病的于德妞14年如一日,以治理和改造荒山为己任,把一座荒芜的山梁变得林茂粮丰,花香宜人,硕果累累。十几个树种,上百亩林地,数万棵树木,把大山装点得郁郁葱葱,成为人们登山旅游、休闲采摘的大好乐园,为野兔、山鸡、百鸟提供了安静的栖息场所,被干部群众称为虎背岭上新“愚公”。
于德妞出生在苌庄镇于王沟村的虎背岭下,他自小就在山上割草砍柴,跟随父母春种秋收,与大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难,于德妞初中毕业就到煤矿井下挖煤,后来在矿上带班,再后来与人合伙承包煤矿。2006年,由于煤矿倒闭,背负一身债务的于德妞回到家中。
苦闷、无聊的于德妞在虎背岭上转悠。他想开通上山的道路,在光秃秃的荒山上植树造林,实现年轻时的绿色夙愿。那一年,于德妞55岁。村里人知道他要上山开路栽树,有的说他真傻,自找苦吃;有的讽刺他花钱白往山上扔;还有人说他是没事吃饱了撑的。家里人也很不理解,老伴更是坚决反对,并赌气地说:“你要坚持到底,就永远别回这个家!”
面对大家的反对,于德妞主意已定,决不退缩。治理家乡的荒山,这是他儿时的萌动、创业时的激情、老来难舍的梦想!他说:“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在山上栽树,让家乡的荒山绿起来,这是我的梦想。”他背起行李,拎上铁锅,带着红薯,扛着工具上山了。
冬天的虎背岭冷风嗖嗖,寒气逼人。于德妞上山后,找一处避风的山崖掏挖成洞,割来干草摊在地上,铺上被褥,三块石头支起锅。“家”安好了,他开始清理漫山遍野的杂树、野草,在坚硬的土石上艰难地挖坑,背来好土填在坑里,以便来年开春栽上树苗。就这样,于德妞从早干到晚,深更半夜头戴矿灯仍在干,天天如此,从不间断。饿了,吃几块煮熟的红薯;渴了,喝一碗冰牙的凉水。一段时间后,人变得黑瘦,手脚冻得裂开了口子,蓬头垢面。老伴心疼得直掉眼泪,看实在拗不过这个倔强老头,只好上山当起了他的助手,并在土洞旁搭起了6间简易房,养猪养鸡,喂鸭喂鹅。
通往虎背岭的路原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有些地方根本无路可走,村民们祖祖辈辈上山种地靠的是肩扛背驮,于德妞决心修出一条车行道。他和老伴用镢头在石头上刨,用钢钎在石缝里撬,甚至租来钩机、铲车挖掘,十几年的时间,他修通了上山的盘山道路,而且是树栽到哪里,他就把路就修到哪里。
栽树的关键是水。为了解决用水难题,两口子先是从村东的河沟里一担一担往山上挑,来往需要半个小时。后来在山上挖了一个大水池,买来水管和水泵,将水从山下的水塔里抽到山上的水池里,然后一桶一桶提到树坑旁,放苗、培土、压实、浇水、封土,每个程序都干的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为防止水土流失,于德妞把修路挖出的石头和山上的乱石一块块运到山间,垒成层层梯堰,填上肥沃的黄土,栽上成排的果树。为科学管理果树,他从书本上学,从手机上学,虚心向专家请教,全面掌握了果树的修剪、嫁接和管理技术。
“在干旱贫瘠的荒山上造林,要讲科学,要和老天爷比韧劲、比耐力。只要树苗能成活,荒山早晚要成林。”于德妞信心满满。
寒暑易节,秋去春来,于德妞深居大山,顶着炎炎烈日,冒着寒风刺寒,忍受蚊叮虫咬,忍耐极度寂寞,发扬愚公精神,开山栽树不止。“天当房,地当床,煮快红薯当干粮;白天干,黑夜干,白天黑夜连轴转”。这一转就转了14年。14年时间,于德妞在200多亩荒山上修路600多米,垒梯堰800多平方,挖树坑20000多个,栽植侧柏、松树、核桃、山楂、杏树、桃树、梨树、柿树等20000多棵,嫁接果树500多棵。
苌庄镇政府和于王沟村两委对于德妞上山创业给予大力支持,不但接通了山上的电,引来了上山的水,动用挖掘机、铲车扩宽了上山的路,还在山上安装了大型储水罐,在山腰挖了两个大型蓄水池,并四处为他联系树苗,制订远景规划;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也经常回家到山上看看,积极支持父亲创业发展;正在上学的孙子孙女也帮他上网查资料,寻找发展信息。如今的虎背岭,在于德妞的辛勤培育下,春雨润青,夏阳泼墨,秋挂硕果,冬披绿装,青山似画,岁月如歌,年年都有新变化。“虎背岭不是咱家的,永远是大家的,咱们只是在给集体、给国家栽树护山,咱要给乡亲们造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民们上山给庄稼打药,他免费供水;每当果实成熟的季节,他喊来村民无偿采摘;他把山路修到农户的地头,引来机械耕种、收获……在他的背后,有无数的创新和实践,有无数的智慧和实干,有无数的感动和泪水,有无数的坚守和奉献。
于德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林为家,以山为伴,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用大爱无私书写生命之绿。他决心一如既往地干下去,让荒芜的虎背岭变成实实在在的“绿之洲”,成为于王沟村生态林业旅游观光的胜地,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留下一座青山,留下一种精神,留下一个传承,留下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