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鸠山镇闵庄村的香杏熟了
“小杏儿呀,小杏儿像蒜瓣把树枝压弯……”来到鸠山镇闵庄村,才会真正感悟到豫剧《朝阳沟》银环唱词的美妙之处。
山峦起伏处,农舍前后方,高高低低,疏密错落,生长着杏树。枝头上杏叶间,点缀着密密麻麻的杏果,有的大如鸡蛋,有的小如蒜瓣。 “今年的杏子长势不赖,这几天陆续成熟,欢迎大家来采摘、游玩。”杏果压弯枝头的树下,村民李洪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在山上种了十几亩杏林,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小杏果已经成为俺村致富的幸福果。”
2015年以来,每到麦子发黄的季节,闵庄村就会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地,吸引人们目光的,正是这里漫山遍野的杏树。然而,杏树落户闵庄,并非妙手偶得,而是天道酬勤。
“俺村煤炭资源丰富,以前有近10对矿井,村民们在家窝着不动,就能领到钱,属于小康村。”闵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建恩告诉笔者,随着煤炭政策调整,2009年村里的煤矿几乎全部关停,村民们躺在煤炭上数钱的日子突然结束了。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将种植千亩杏林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强力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和体验休闲旅游相融合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杨建恩说,村两委成立了合作社,鼓励村民承包山地种植杏林,合作社与杏农签订购销合同,统一商标、包装、价格和销售。
为扩大影响,2015年起,闵庄村开始举办杏花观赏节和杏果采摘节,今年是第七届。杨建恩说,每年采摘节,100多万斤杏果都是抢手货,杏农增收300多万元。
“俺村的杏树不打药,杏果个头大、汁水多、味道香甜。”杨建恩伸手从枝头摘下一颗杏果,轻轻捏成两瓣,送进嘴里,一边吃一边自夸,目前全村共种植杏林3000多亩,有白蜡杏、金太阳、八达杏、丰圆红、香仁杏等10多个品种。
他介绍,在许昌市委组织部和财政局的帮助下,村里还建起了果脯加工厂,村民们种再多的杏树,不用担心果子卖不出去,加工厂都吃得下。村里还推广种植花椒、金丝皇菊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如今,闵庄村种杏致富形成了示范效应,周边有6个村庄,也跟着种起了杏林。
近年来,鸠山镇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战略,乡村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蓬勃发展,闵庄村的杏、张家庄的槐花、天垌村的红叶、魏井村的古村落等,都形成了特色。荒沟绿了,游客来了,村民富了,2020年全镇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500万元,鸠山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禹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