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孝难两全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因父亲离世时,我还在部队服役,未能送上他老人家最后一程,这成了我最大的遗憾。每次回想起我父亲离世时的情景,都会使我痛心不已,禁不住泪流满面。
那是1989年的12月26日,父亲因积劳成疾,走完了他69年的坎坷人生路。
父亲临终的前一天,我正在部队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用非常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的给母亲说:“我没事,不要给强说,他是军人,当兵不自由!”我想,这就是一个平凡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更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说完后又进入昏迷状态,也许是在静静的等待和期盼着他的大儿子我能回来看他一眼吧,几个小时后,他奇迹般的又一次从昏迷中醒来,用非常微弱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叫着我和我女儿的名字,无奈地“走远了”……
他走的是那么的匆忙,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我父亲幼年丧父,是我的奶奶含辛茹苦地带着他讨饭把他养育成人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吃百家饭、受尽人间苦难、在苦水中泡大的苦孩子!
父亲是1944年皮定均司令员在豫西建立抗日根据地时加入抗日队伍的一名老兵。抗战胜利后,又于1946年跟随皮定均司令员在解放战争的中原突围时,于湖北某地的一次惨烈战役中,受重伤昏迷,夜间从阵亡人员的尸体下钻出来、连夜爬到一户老乡家才得以活命的。因一段时间的养伤和大部队失联,在竭尽全力打听无果的情况下,只得拖着伤病,步履蹒跚地讨饭历时两个多月,跋涉600余里返回家乡的。因当时家乡还没解放,皮定均司令员带领的部队撤走后,地方恶霸势力返乡,对加入共产党的父亲进行残酷伤害,幸好父亲命大保全了性命。
从1948年我们家乡土改到1985年他得病休养,在长达37年的时间里,我父亲先后成为村里的民兵骨干、贫农代表和生产队长,为家乡农村解放初期的土改和后期的经济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他的一切,是当地有名的大好人,深得家乡父老的爱戴和信任!
我是长子,父亲从小对我疼爱有加,期盼我长大后能为家乡和国家做一些事情。我按照父亲的愿望于1971年12月应征入伍,没想到和父亲一别就是19年。在这19年当中,我只探过8次家,和父亲只有过8次短暂的会面,而且每次都是匆匆到家而又匆匆离开。
父亲一生忠厚老实,办事执着,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从来都是把集体和别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事重。记得当年他当生产队长时,把我们家当时最值钱的、唯一的一辆人拉车无偿提供给生产队使用,直到报废;在修建焦枝铁路时,我父亲又把我们家多年准备盖房用的木檩条等木料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因此,我母亲没少为这些事和他争吵……我在当时也非常不理解,经常替母亲帮腔说话,埋怨父亲的不是,但父亲却很少与我们争辩,总是沉默不语!
我对父亲的这种误解,直到我入伍两年后,在他给我的一次来信中才透漏出他的初衷,他说他的那么多战友都为革命牺牲了,我能活着就是幸运,我要尽其所能,来怀念牺牲的战友、感恩党和乡亲们对我过去的解救和帮助。同时,也鼓励我在部队安心服役,好好做人,认真做事,以感恩之心报效国家!
我父亲不识字,不会讲出更多的革命道理,但他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党的伟大,讲述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以及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教育我们要爱党爱国爱乡亲们。父亲这种最朴素的家国情怀使我铭记在心,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永远是我的楷模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