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成长 家园更宜居

    一条条大道四通八达,在不断拓宽和延伸中拉开城市框架;一处处楼房蝶变新生,散发着浓浓的现代气息;一个个公园广场美不胜收,彰显着城市的无限魅力……漫步街头,全市人民向往的天蓝、水碧、路畅、景美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十三五”期间,我市把城市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高品质规划、高质量建设,用“稳稳的幸福”,书写“为民造福”的时代答卷。
    作为我市城市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在城市改造提质中,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先“民生”再提升,补齐群众关注的民生“短板”。
    “十三五”期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7个,改造老旧住宅楼187栋、36.93万平方米,完成棚改项目6个,全市9000多户群众从“忧居”走向“宜居”,安居梦想照进现实。与此同时,我市下足“绣花功夫”,还“一城锦绣”,始终致力于能绿则绿、见缝插绿、增加绿量、提高质量,打造了包括颍河林水生态长廊、森林植物园禹王湖在内的城市林水生态景观,依托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大力推进道路绿网、生态绿廊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绿色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底色”。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城市发展的点滴细微变化,深深印记着我市始终坚持的“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无不回响着我市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统揽,以新区宜居、老城提质为主线,科学编织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改造搓板路,新建改造道路项目32项,初步形成了城区“四横五纵”的路网架构,同时修补道路坑槽、铺设路面9万多平方米,整修人行道面砖2200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交叉口5处,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城市通行能力不断提升;7个地下停车场相继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搭建成功,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3%,燃气和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90%和52%(不含颍北新区)。在看得见的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城市建设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编后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五年过往,历史长河留下禹州城奋进发展的深深足迹;五年待启,未来已来,禹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呈现勃勃生机,一个绿水青山、宜居宜业的城市正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