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梁镇废弃矿山变公园
“以前俺这儿靠生产水泥、白灰和石子享誉省内外,可环境也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没想到短短几年工夫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俺每天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出门逛逛公园,生活滋润得很哩!”6月20日一大早,无梁镇无梁村退休教师刘建华就来到离家不远的无梁山地公园散步。公园建成对外开放以来,刘建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无梁山地公园总面积近2000亩,是一座傍山而建、环坡而上的森林公园,它充分利用卧龙山遗留的7处大型废弃矿坑,采用阶梯式设计理念,通过土地平整、客土回填等措施,累计修建健康步道8千余米,栽植各类果树、花卉苗木10余万株,并建成了蓄水量约2万立方米的“幸福湖”水系工程,实现了荒山披绿、植被再生,曾经的废弃矿山变身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四季常绿”的山地公园,游人行走其间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这只是无梁镇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无梁镇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是省内有名的建材生产基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辖区内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材料的白灰窑、石子厂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是由于当时生产规模小、开采加工工艺落后,“开膛剖肚”般无序开发遗留下一处处废弃矿坑,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再加上生产运输过程中带来的扬尘污染,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近年来,无梁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关小上大、资源整合、科技创新措施,对传统建材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大力建设“绿色矿山”。同时采取“区内修复、区外补偿”模式,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在完成采矿权证划定矿区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对矿区边界外延500米范围区域实施修复或另外承包荒山荒坡实施生态绿化。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宜建则建”原则,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并通过相应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激发社会资本投入荒山绿化、矿山修复的积极性,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截至2020年底,无梁镇共修复治理荒山荒坡和废弃采矿坑(点)32处,面积达3.6万亩,使一座座秃山头“改头换面”披上绿装,成为公园、花园、森林等天然氧吧,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无梁镇也由此获得“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国家卫生乡(镇)”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