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镇:紧握“接力棒” 跑出 “加速度” 奏响乡村振兴“田园曲”
核心提示:
鸠山镇位于我市西部边陲,距市区35公里,西、北部分别与汝州、登封相邻,东北部与方山镇接壤,南部与文殊镇、磨街乡搭界。全镇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252个村民小组,8696户36067人,40个基层党组织,1229名党员。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鸠山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全域旅游有机结合,整合旅游资源谋发展,抓党建促发展,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鸠山镇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为工作抓手,聚焦精准发力,层层压实责任,全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大力扶持产业,不断加强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落实,注重改善贫困人口人居环境,着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以查短板补弱项促提升为首要任务,全面巩固提升攻坚实效。
五年来,他们坚持以压实责任为根本要求,统筹攻坚用力,责任严格落实到位。坚持以设施完善为有效补充,加大资金投入,硬件要素不断提升。坚持以产业扶持为主攻方向,突出精准发力,增收渠道稳步拓展。坚持以医疗救助为治标之策,织密健康“一张网”,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坚持以兜底保障为基本防线,“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坚持以就业创业为根本途径,克服疫情影响,稳定增收信心。坚持以教育为摆脱贫困治本之计,不断整合资源,构建贫困学生关爱机制。坚持以汇聚社会力量为强劲动力,争取各方参与,营造“大扶贫”浓厚氛围。坚持以人居环境改善为重要抓手,提升群众幸福度,探索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完善基础工作为有力保障,全面巩固成效,确保脱贫攻坚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五年来,全镇干部撸起袖子、握紧拳头,把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找准政治站位,从严落实政治责任,将绝大多数工作精力用于脱贫攻坚,确保工作组织行动力。全镇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一对一”“多帮一”帮扶贫困户,带领村集体经济增收,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31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空壳村”清零。
工作中,该镇将扶贫项目实施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2016年以来投入扶贫资金9249.9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23个,贫困村水电路教育、医疗、通信、文化基础设施全部达标,覆盖29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道路、水利、教育、文化、医疗等民生设施日趋完善,17个村被评为禹州市“美丽乡村”,14个村获得“环境治理先进村”称号,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他们以旅游产业带“面”。形成了以“全景鸠山为核心、大鸿寨景区为支撑、5条精品线路为纽带”的全域旅游格局。带动发展“旅游农家乐”59家,从事山区特色小商品销售商86家,从业人数达570余人,带动贫困户267户。以多种产业带“片”。发挥传统“种植”产业优势,带动贫困群众127人,人均增收1500元;倡导传统“养殖”产业扶贫,直接带动198户贫困户收益增收,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挖掘本地“工业企业”带贫潜力,带动386人就业,其中贫困户72人,直接实现务工增收。以集体经济带“点”。全镇31个村有19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打造“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实现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村民受益多元共赢。
帮扶措施不断创新改进。全镇1029户享受政策贫困户90%落实产业覆盖,59.96%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47.43%实现务工就业,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11955元,显著超越脱贫线标准。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强化提升。严格落实教育帮扶各项政策,全镇无贫困学生失学辍学,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日趋完善,31个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贫困户看病不再难。住房更安全。改造提升C、D级危房159户(贫困户43户),实施六改一增337户。出行更方便。近五年新修道路150多公里,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全镇建制村村民小组通畅率100%。生活更有质量。改造卫生厕所2885户(贫困户883户);累计投入资金1220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9个,完善安全饮水供水体系,累计解决饮水问题3980户15870人,实现全镇自来水供应全覆盖;逐步完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建设全覆盖。
通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该镇 2016年以来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脱贫贫困户870户2985人,实现现行条件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 返贫致贫机制完善,脱贫不稳定户22户68人,边缘易致贫户37户144人及时纳入管理,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不是轻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据了解,下一步,该镇将按照中央、省、许昌及禹州市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工作做到“极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奏响乡村振兴“田园曲”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鸠山镇紧握“接力棒”,以“规划、产业、人才、生态、文化五位一体建设”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与作风建设,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绘就鸠山镇振兴新蓝图,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在效果,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引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相关政策和实施的方式方法,使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引导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致力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项惠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规划为纲,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抓好镇村规划建设,以“全域旅游、全景鸠山”发展规划为依托,按照现代化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打造以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康养养生、休闲观光圣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邀请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辑“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张家庄、西学、闵庄三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
以产业为本,建设经济强镇。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围绕禹州市“两园三带”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以涌泉河为发展轴心的“一体三区”(以涌泉河为发展轴心分为一体三区:以大鸿寨为核心的原生态田园生活综合体、以闵庄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示范区、以官庄窑村为核心的农旅融合示范区、以鸠山大学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传承区)全域旅游产业规划,筹备举办第四届槐花文化旅游节,第七届杏果采摘节,结合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建设观光农业产业。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在抓好杏果、杜仲、果桑、无花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把富硒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谋划和发展,加强与河南农大全方位合作,探索建立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1000亩,同步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加快现代化观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做大做强传统工业。推进3家煤矿、8家耐材行业升级换代和技改力度,增加资本积累,实现以工促农、以工哺农,为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才为要,提高治理能力。强化“三支队伍建设”。强化干部、党员和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提升创业带富能力,增强农村发展潜力。大力实施人才“回归计划”,“新乡贤”评选活动,建立健全鸠山镇乡村振兴“人才库”,涵盖鸠山籍企业家、创业有成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公务人员1800多人,有力破解“人才哪里来”问题,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按照“五个一批”工作要求,选优配强3个村“两委”班子,将在外成功人士和本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推选进“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富能力。全面落实“枫桥经验”,强化村民自治能力,着力构建村庄自治、德治、法治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生态为基,擦亮绿色名片。紧紧围绕“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项工作重点,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推进“小散乱污”企业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河渠“四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开展镇区综合整治行动,拆除违章乱建、规范经营秩序;在做好镇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搞好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整治到位、装点到位、增亮到位、补绿到位”。
以文化为魂,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提高群众思想意识,破除陈规陋习。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将村规民约、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31个行政村上墙,采取漫画、歌舞表演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提升村文化内涵。改造提升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基础文化设施,更新维护乡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为广大村民提供综合性文化场所。
“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鸠山镇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风雨如磐、勇立潮头的政治定力和时代担当,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力争一年起势、三年成型、五年见效,实现串点成线、连线成带、全域提升,把乡村振兴的蓝图一步步描绘成美丽画卷,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为打造乡村振兴禹州样板贡献鸠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