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枕:是陪葬品还是避暑用具?

藏于禹州宣和博物馆的虎形枕。

在许昌博物馆,有一件产于禹州扒村的民间瓷器——金代的卧虎形瓷枕(以下简称虎形枕),栩栩如生的造型给人以遐想。那么,瓷枕最初是逝者的陪葬品,还是古人寝室的避暑用具?都有哪些历史背景?虎形枕为何在金代受到热捧?

卧着的“兽中之王”有点儿可爱
卧虎形瓷枕长39.2厘米,宽17.5厘米,高10.3厘米,说明牌显示为金代。此枕整体外形是一只呈俯卧状的老虎,虎身显得肥硕而温顺,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整体看起来还有点可爱。
“这件虎形枕产于禹州扒村窑,是1986年原许昌市文化馆移交到许昌博物馆的。该虎形枕虎背部制作成椭圆平面为枕面,虎身为褐色,涂以黑色花纹,虎口獠牙微露,长长的虎尾随枕底弧线自然弯曲,盘于枕前,耳、眼、嘴以白釉为底,用黑彩绘制。通身饰以黑色蔓草纹虎皮,造型生动逼真,纹饰线条流畅。”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
“就这件虎形枕来说,工匠将书法、绘画、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与审美。”陈文利说。
冰凉、坚硬的瓷枕能当枕头使用吗?对于这个问题,陈文利说,有一年,她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曾听那里的讲解员说,这种瓷枕最初是逝者的陪葬品,后来曾为古代文人墨客所用,用于在床榻上小歇时使用。
“瓷枕在宋金时期盛行,明清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陈文利说,瓷枕在民间流传广泛。有着“瓷上水墨”之誉的禹州扒村瓷虽属于民用瓷器,但早在1000年多前的宋元时代就达到了制瓷巅峰,成为名副其实的制瓷重镇。
为什么绘画作品中孙思邈的坐骑是虎?
人们常说,“一虎卧中堂,如意又吉祥”。说的是虎是兽中之王,也是避邪的吉祥物。市民在各地博物馆参观,经常能看到一些和虎有关的器物。
禹州宣和陶瓷博物馆收藏有多件产于扒村宋金时期的藏品,其中一件便是虎形枕。副馆长李法顺说,虎形枕也叫平安枕。最早的瓷枕用于逝者的随葬品,祈求逝者一路平安入土。
孙思邈是中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有药王之称。他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在西关还建造了一座“药王阁”作为对他的永久纪念。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有些描绘孙思邈的绘画中,孙思邈的坐骑就是一只虎。这里面还有一有趣的传说。有一次,孙思邈下山为村民义诊时,突然从路边的草丛里蹿出一只猛虎,在离孙思邈三尺远处趴伏于地,孙思邈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便问那只猛虎:“难道你身上有什么毛病要我给你治疗吗?”只见那虎将头在地上连叩三下。孙思邈为老虎治好了病,老虎为报答救命恩人,每天跟在他的身后,为其背药篓、衔药锄,他出诊时为他当坐骑,虎也就成了孙思邈的忠实护卫兼仆人。
金代流行虎形枕
李法顺说,枕是人们睡觉时垫头的用具,最早的枕,是原始社会先民用的石头枕头。
进入宋金时期,各种虎形枕比较流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潮。一是人们认为老虎和狮子是瑞兽、灵兽,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二是人们认为老虎、狮子这些凶猛的野兽能够驱邪避妖,家里有一个狮形枕或者虎形枕,妖魔鬼怪便不敢来作祟捣乱。
另外,也有人认为,金代的这种虎形枕,也和金人的生活习惯有关。金人起于东北,以狩猎为主,狩猎中常与猛虎搏斗,并以此为荣。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虎形枕成为驱火明目、赠朋送友的夏令寝具,也是雅俗共赏的工艺品,并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文物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利用好文物,让文物活起来,把其内在的精神传承下去。”陈文利说。
禹州市瓷上水墨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席军晓说,扒村因扒村瓷而闻名,早在1000多年前便成为制瓷重镇。有“东西十里街,七十二窑,七十二店铺,商业繁盛,人稠物充,市井骈阗”之说。
曾经的辉煌虽然已是过眼云烟,但留下的大量遗存依旧是可以触摸到的历史痕迹。2006年,扒村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扒村还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村”。为恢复扒村瓷的烧制,从2012年开始,席军晓和妻子边凤娟便开始着手扒村瓷的研究,并在2013年3月成立了扒村席家窑坊。随后,被称为“瓷上水墨”扒村瓷终于复烧成功。
如今,席家窑坊不仅注重扒村瓷的深度研发,也注重广度的开发,他们正致力于打造一座集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扒村瓷文化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