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年风雨沧桑 夏庄石桥屹立如初
2021年7月千年不遇的大洪水瞬间爆发,使山区很多河道护栏被冲毁,石桥垮塌。而禹西花石镇夏庄保留着一座明代石桥,除了文革时期桥西的石头龙头被砸掉之外,竟然完好无损,这种桥梁设计施工及用料上的考究实属少见,足见古代桥梁建筑工艺之先进和完善。临近夏庄还有个龙潭寺和荆界寺,听说龙潭水甚为奇妙,荆界寺的石寨也非常出名,有“上荆界,下龙潭”之说。
史上保留较为完好的古代石桥,著名的有中原的漯河小商桥,河北的赵州桥,江苏周庄的石桥。禹州境内保留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不多。花石的白北、禹州城北门的清颍桥、城东中医院后原通往郭连的石桥等均为明清修建,这几座石桥因为颍河城区段新建了三个水坝,导致水位增高被湮没在水下。保存完整且一直在使用的,恐怕只有夏庄的这座石桥了。
夏庄,从村庄的字面理解,一定是夏姓定居者多而得名。在禹州,既没有禹庄,也没有姒庄。但是小吕镇的于庄、苌庄镇的于王庄这两个村,倒是有人说自己村名中的“于”就是“禹”,查阅史料,因为关于村志的记录很少,也只能听凭人们附会传说。于庄因为临近七娘庙,大禹治水的吕梁河从村西穿过,留下了很多七娘教夏启骑射练兵的传说;于王庄因位处黄帝修炼的逍遥观之下,村内数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一种拳法叫黄龙拳,因此,与黄帝、大禹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范坡镇还有个姬庄村,由此看来,禹州不仅保留着大禹的血统,还一直存续着黄帝先祖的姓氏血脉。
在禹州,地名中带有夏字的有三个:鸿畅的夏寺、郭连的夏庄、花石的夏庄。《竹书纪年》载:后癸四十二岁,囚商汤于夏台。汤出,见人张纲四面。汤解其三面。诸侯闻之,归之者四十余国。而这个地方,在今天的三峰山西峰;《史记·夏本纪》载: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汤封夏之后于夏亭。据村中出土的《太史中书令文庄公夏竦墓志铭》载: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仁宗朝官至枢密使。乾隆《邵志》曰:墓在州西安庆里,宋代属大儒乡。在北宋末期,家居江州的夏竦最后终老在禹州夏亭之地,也一定与追根寻祖的情结有关。
由此可见,禹州在大禹时期为“夏”国,建有夏台;商代,汤封夏之后于夏亭。也就是说,商汤并没有把夏的后人斩尽杀绝,而是分封在了夏亭。也就是今天的鸿畅镇夏寺村一带,因此,禹州姓氏中留存的夏姓,依然留存着夏禹大帝的血统。
既然有桥,这里一定有河流。笔者曾经与原市人大副主任侯建安、原市煤炭局副局长赵保定一起前往此处寻古探源。从地理特征看,夏庄属于平原地区,在其东南有一个山叫紫金山,山不高,仅仅218米;其西北有三蹬山、大石坡,海拔在600米左右。清《一统志》载:州西五十里,山高低若三蹬,上下俱有龙潭。民国《禹县志》载:砂石岭产煤铁,岭阳曰三古洞,管水出焉。又东六里曰三蹬山,大溪水出焉。而管水又名潘家河,在偏南的方位由西向东下注入颍水,大溪水发源于三蹬山,由此东下,注入白沙水库南干渠,依然是颍水的支流。
石桥正是位于这条名不经传的大溪水之上。
今天的苌弘大道,是把省道彭花路延伸段与禹州至方山公路连接了起来,在苌庄、花石连接处称为苌弘大道。由此向西一公里左右,就是夏庄。夏庄主路东西巷,询问村民龙潭寺在什么地方?答曰前边路口右拐朝西就是。我们往前走,在村十字路口右拐,村子柏油路的尽头,没有看到龙潭寺,先看到了一座石桥。几个人下车,清晰地看到东西向河流上横着一座石桥,村里的几个小孩子在桥上玩耍。
从外观看,桥面与两边护栏都是用水泥修砌,如果站在桥的南北两端偏西或者偏东的方位看,护栏和桥身、桥孔、地基都是用红色的石条垒砌而成。桥的宽度应该在八尺左右,桥身南北长度在两丈左右。桥拱是用较为方正的红石修砌,刚好形成半圆形,桥孔只有一个,因为河流不大,今天看来仅仅成了小水沟,且水已经干涸。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西边桥孔的上方是一螭吻(编者注:龙第九子,喜水)头,正朝着河流的中央,而东边的桥孔上边,是螭吻尾巴。
这时候围拢过来几个村民,我问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乡:“这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明代,徐兵部建造的。”他见我非常认真的样子,就补充说:“明代徐庄的徐兵部回来上坟,修造了这个桥,但是不让夏庄的村民过,桥上面专门上了锁,有专人看守,只到清代,村里的夏小正才掏钱把桥买了回来。”
徐庄的徐兵部,他说的这个明代官员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在明代科举表里查阅,找到了明庚子科举人、李春芳榜进士徐衍祚的名字,徐衍祚,字颍南,曾任大理寺寺正、直隶顺德府知府、两淮运使、山东参政、陕西按察司。如果不是徐衍祚字颍南,我还不敢判断就是此人。他家徐庄恰好在颍水南岸,距此不过五、六里地,当时夏庄的土地定是被他家收购,因此将祖坟选在村西岗坡处。徐衍祚还有个弟弟叫徐衍泽,考取贡生,任直隶丰润训导,升任井陉教授。由此可见,此地徐姓在明代定是名门望族。徐衍祚的老师李春芳,与明代著名宰辅张居正系同榜进士,二人均担任万历皇帝执政时期的内阁首辅。
此地西北,在冯家门和连庄,分别有两个寺庙,分别叫荆界寺和龙潭寺,因此,当地百姓有“上荆界、下龙潭”之说,二者相距有十里地远。荆界寺在花石镇与方山镇交界处,寺庙位于大寺坡山寨之内。山寨坐落在海拔600米高的山上,山势连绵起伏,形似马蹬子,因此,取名三蹬山,又称大寺坡。荆界寺位于正中偏东方位,寺前有四口井,分别代表酸甜苦辣,寓意人生百味。
据《龙潭寺碑刻》记载:古属仁义里,北齐始建,元末毁,明洪武二十二年重修。此地西部为山区,东部为颍河,原有一眼浅水井,曾称浅井。后夏姓居多,老百姓曾称寺庙为夏寺。因为西部为山区,发源于三蹬山的大溪水和白沙水库南干渠流经此地。古时,下龙潭寺属夏庄,寺内有几处水潭,常年不会干涸,竹林掩映,环境幽静。
因水潭里的水往外翻滚,与大溪水相汇合成为河流,夏庄村就被河流阻断,为了出行方便,村民要么淌水而过,要么绕很远的路。直到明代,村中河上才建有红石桥连接南北,想必,这里的香火一定非常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