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彩种绿描绘秀美禹州新画卷
——我市扎实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我市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2019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6.5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5.22%,较“十二五”末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创新发展中向世人呈现出一幅绿意盎然的多彩画卷。
众志成城 凝聚创建合力
2019年3月17日,市政府第十五届58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目标,并将其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进群众生活福祉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提升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抓紧抓好,动员全市上下,力争通过3-5年努力,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让绿色成为禹州最鲜明的底色。
因此,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了《河南省禹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20-2029)》《禹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禹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方案》《禹州市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细化创建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强化监督指导,确保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科学规范、快速有序推进。
全域增绿 完善生态网络
我市以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建设为重点,落实全域增绿措施,构建林业生态网络。
山区森林化。创新造林机制,制定优惠政策,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等方式,加快山区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筑牢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培育特色经济产业,累计完成山区造林8.76万亩。
农田林网化。坚持有路必有树、有渠必有林,全力打造“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的农田防护林网络,累计完成农田林网0.31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
廊道林荫化。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谋划实施廊道绿化面积2.83万亩,生态廊道绿化率91.57%,交通生态廊道绿化率91.63%,水系生态廊道绿化率91.05%,形成了“四纵六横”覆盖全市的生态廊道网络格局。
城市园林化。做好“以绿荫城”大文章,以庭院、居民区绿化为基础,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公园、广场、游园、街头绿地为景点,乔、灌、花、草、常绿树和落叶树合理搭配,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城区周边先后建成森林植物园、登善湖山野公园、钧瓷文化园等,总面积3.63万亩;22个乡镇政府驻地全部建成了面积45亩以上的小型公园、游园或片林。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2.75万亩,绿化覆盖率40.25%;公园绿地面积约0.2万亩,人均公园绿地12.0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9.29%。
乡村林果化。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农户庭院、空宅荒园、进村道路两侧等空闲地,大力实施“果树进村”工程,充分发挥果树的生态、经济、景观功能,发展林果采摘、加工、森林康养、乡村休闲旅游等项目,促进乡村林果全产业链发展,累计完成果树进村4.68万亩,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省级森林乡村14个、许昌市级森林乡村23个。
庭院花园化。利用庭前院后空地见空种绿、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村庄内外绿意盎然,庭院中间花草缤纷,到处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
兴林富民 夯实产业基础
我市坚持造林绿化与生态富民相结合,使之成为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我市注重发展城郊观光体验基地和乡村水果采摘基地,先后建成了磨街乡刘门村千亩柿树基地、鸠山镇闵庄村千亩杏园、浅井镇麻地川村千亩山楂园、张村庙村千亩石榴园和苌庄镇杜沟村千亩仁用杏基地等,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村。全市果树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村庄83个,其中300亩以上的村庄41个、500亩以上的村庄4个、1000亩以上的村庄5个,涵盖柿树、仁用杏、石榴、苹果、梨、山楂、果桑、车厘子、桃等20余个果树品种,初步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乡村特色,年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依托乡村绿化美化成果,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每年举办“杏花节”、“槐花节”、“海棠节”、“桑果节”等旅游观光和果品采摘等活动,丰富土特产品种、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让人们在亲近自然风光、欣赏乡村风貌的同时,带动当地餐饮、民宿、土特产及旅游纪念品等第三产业发展。
我市坚持林业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相结合,依托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形式,先后流转低收入家庭土地904亩,涉及408户1078人,每年兑付土地流转金63.3万元,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1023人。
建管并重 提升生态质量
我市印制张贴国土绿化倡议书10万余份,设置生态科普宣传栏16处,举办生态科普宣传10次,组织开展“爱鸟周”、“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日”等系列活动,在市电视台开设了“国土绿化我们在行动”栏目,利用报纸、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每年冬、春两次的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各行各业认建认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参与森林管护、公益绿化宣传等,全市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8%,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营造起“人心向绿、人人播绿,绿色共建、生态共享”的浓厚氛围。
我市积极探索市场化管护新路子,建立完善养护公司专业管护、森林公安日常巡逻、乡村两级自治管护、林业部门监督管护的“专、巡、护、管”立体化管护机制,确保全市新造林总体保存率、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进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林地占用整治、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项行动;组建专业防火队伍,配备专业扑火器具和病虫害防治装备,适时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病虫害调查防治,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毁林、毁湿及其他涉林案件,未发生重大森林火情和森林病虫害疫情。
如今的禹州大地处处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画面,人们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绿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