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酿出致富“蜜”
九月的乡野,四处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9月中旬,连续几日的降雨后,天终于放晴,气温也有所回升,笔者来到文殊镇下白村,在葛金岭家旁的绿荫丛中,蜂箱摆放整齐,蜂群飞舞。
身穿蓝色T恤和迷彩裤的葛金岭小心翼翼地从蜂箱里抽出其中一个槽框,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最近蜂子长得不错。”看着槽框上爬满的蜜蜂,蜜区里挂满的蜂蜜,葛金岭咧了咧嘴,脸上的笑容映着阳光显得格外灿烂。
养蜂50箱,每年产蜜2500斤,年收入3万多元,葛金岭靠着养蜂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养蜂带头人,他怎能不开心。
养蜂是个细致活、勤快活,养蜂、割蜜、加工、贮藏、包装、销售……每个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常年养殖蜜蜂,葛金岭不仅要忍受蚊虫、野蜂蛰咬,还会遭遇蜜蜂出逃、死亡等问题困扰,葛金岭坦言,“养蜂这件事,如果不喜欢,是坚持不下来的。”
他说,一开始养蜂是迫于无奈。7年前,葛金岭因为在煤矿工作导致股骨头坏死,落下了行动不便的毛病,从此再干不了重活,还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孩子又还在上学,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
因为身体原因,葛金岭便不得不再另寻路子谋生,他看岳父常年养蜂,便琢磨着能否也通过养蜂重新撑起这个家。
“养蜂活不重,适合我们。我腿脚不便,就算不做‘追花人’,靠着我们村植被树木较多,蜜源丰富,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收成,想来想去,觉得养蜂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葛金岭说。
虽然经过了慎重考虑,但真到自己养起来时才发现没那么容易,可能因为技术不够成熟,管理不到位,葛金岭的养蜂之路并不算顺利。
养蜂初期,葛金岭就遇到了难题。在一次割蜜时,他发现有的蜜蜂体表长有白色丝状物,当时也没太在意,后来,这些蜜蜂变的萎缩、整体发硬,最后成了硬块,用手一捻,像白色粉笔一般一手粉末。他赶紧请教老岳父,才知道这些蜜蜂是感染了白垩病。白垩病是蜜蜂的常见病之一,又名石灰质病,多发病于春季之中,传染性很强,因为自己治疗不及时,导致蜂群受损严重。
一次的失败并未打击到他,这次他总结教训,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还自己买了蜜蜂养殖的专业书籍来学习。第二次遇到这种现象时,葛金岭心中有了底,他先把蜂箱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死蜂后严格消毒,将小苏打撒在蜂箱上,还用到糖水对它们进行喂食,连续几天就有明显效果。
养蜂久了,经历也多了,葛金岭也就越来越得心应手,规模也不断扩大,每年春天蜜蜂繁殖的时候,他还要在熬制中草药的锅里加入金银花藤和甘草,反复熬制后,均匀地喷洒在蜂巢上,达到生物杀菌消毒的目的。
本以为养蜂只要养殖技术过关了,就可以放心了。事实却并非如此,葛金岭说,养蜂也想养孩子,得了解它们的习性,不同蜂箱的蜂群强弱程度不同,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盗蜜”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战争,就如同食物不足时,强势的孩子便会去抢夺弱势孩子的食物。
葛金岭说,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秋冬季节,蜜源缺乏时,被盗蜂群内储蜜充足,养蜂人开箱检查蜂群时,盗蜜的蜂群会有侦查工蜂会带领蜂群前来盗蜜。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葛金岭开箱查蜂时格外小心,能从箱外观察的从箱外观察,不能的就缩短开箱时间,把蜂巢的入口缩小,这样就增加了盗蜜蜂群的出巢难度,喂养的时候“先喂强群,再喂弱群”,这样就会减少盗蜜现象。
熟练掌握了蜜蜂养殖管理、蜂病防治、取蜜加工等全套养蜂技术,研究改造蜂箱,养蜂规模逐步扩大,葛金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甜蜜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
“我们当地的野花品种多,天然蜜源丰富,产出的蜂蜜不添加任何辅料,味道纯正、香甜,品质高,纯天然无污染。”葛金岭谈起自产的蜂蜜品质,很是自豪,但是苦于居住的位置偏远,信息闭塞,加上蜂蜜销售市场上鱼目混珠,让人难辨真假,制造假蜜成本低,好蜜价格高,养蜂户的蜂蜜销量一度很不理想。
“原生态、纯天然,买蜂蜜就找我……”这是葛金岭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条蜂蜜销售的消息。他定期会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布蜜蜂采蜜与维护蜂箱的小视频,他的抖音账号有2000多位粉丝,有很多外地人看到视频后都竞相购买他的蜂蜜,现在他的客源比较稳定。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朝诗人罗隐的一首《蜂》,赞美了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葛金岭在“甜蜜事业”的道路上,仿佛就是一只永不知疲倦的蜜蜂,用心酿造“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