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楼

资料图片


    在我的家乡范坡镇东南的梅山岗上,屹立着一个水楼。水楼虽然经过了数年的变迁,它仍然挺拔壮观。走近水楼,那雄伟的建筑,那当年一代人实干的聪慧,让人浮想联翩。
    水楼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饮水上梅山所建设的提灌站,这项重大水利工程,承载着一代人发展水利的智慧和希望,因它的高大,又被家乡人称之为水楼。
    水楼位于梅山岗角下,东距颖河2.5公里,西接梅山岗,水楼高约40余米,起着承上起下的引水作用。水楼西侧镶嵌着“饮水上梅山,水利重安排”醒目大字。与之配套的水利工程还有地上人工河、高空渠和地下引水渠,从东引来颍河水经过地上人工河到水楼,再由水楼提水流入高空渠,经过“曙光洞”直接进入地下渠到梅山。整个水利工程呈东西走向。
    从水楼到“曙光洞”沿岗的最高水平面建造了由二十个大小不等的拱形架起的“天渠”至半岗腰的“曙光洞”,这段“天渠”约1千米。“曙光洞”至西约2千米,则由暗渠构成,暗渠上面每隔50米打有直桶井,用来提水浇灌岗上旱田。暗渠的最西面,建有一个大的蓄水池,用来浇灌梅山西面农田。从颍河到梅山岗全程约5公里多。这座水楼是承接着梅山岗区一万亩旱地的农田灌溉任务。水楼是七十年代建造的产物,成为了当时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
    七十年代中期,那还是以粮为纲的年代,家乡人民公社时任领导,为造福一方群众,致力于改变岗区人民干旱落后面貌,大胆设想,绘制蓝图,作出了“群英攻难关,引水上梅山,农业学大寨,山水重安排。”的梅山水利建设的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水上梅山的决定得到了全公社人民的积极响应,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决心,激发了家乡人民群众引水上梅山的水利建设热情。为在岗区建好引水上山的这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公社聘请水利专家,精心设计,让这项水利工程落地生金。
    七十年代,那还是生活条件极差的年代,为建设好这项伟大工程,公社在建设工地建立了指挥部,以大队为单位进行了安营扎寨,搭设了帐篷,各大队派出了民工,各生产队摊派了粮食。当时没有石灰和水泥,民工们就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烧制石灰和水泥。没有石料,公社动员各家各户前往西部十公里的白沙山,以每车(架子车)15分的工分拉运石头。没有砖块,公社要求各大队建设轮窑,烧制砖块,全力支持水利建设。
    为了建设好这项惠民工程,家乡人们付出了热情和斗志,夏天的炎热天,民工们带着草帽干,冬季的严寒天顶着寒风干,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六点,一天十二个小时,有时为了赶工期还要晚上加班加点干。民工们干在工地住在帐篷,任劳任怨,从无怨言。那时,机械化程度低,为建好这座提灌渠,民工们充分发挥智慧和优势,群策群力,千方百计解决、突破,建设上的技术难题,能工巧匠们以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进行灌渠大型弧形设计与对接。历时三年时间,建造出了没有大型水利建筑设备的奇迹,一道人工天河穿越在颍河至梅山之间。
    提灌站的建成改变了岗区落后的水利状况,解决了梅山岗区万余农民、万亩旱田浇地难的问题。梅山岗水利的改观,使粮食生产由原来的望天收,实现了保丰收的现实。粮食由原来的百十斤,提高到了五百斤。后来,由于颍河上游水源不足,导致引水困难,最终提灌站停用。这座水楼,以最低的花费、最大的人力劳动、最精美的建设奇迹,成为昔日全公社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好水利的丰碑。时至今日,水楼以设计精巧、曾经的辉煌,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感慨与遐想。
    七十年代建造的这座水楼,以宏伟、壮观,成为禹县农田水利建设上的奇迹,见证了大集体时期干部群众同甘共苦的奉献精神,汇聚了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办水利的热情,点缀了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引水上梅山的火热实干激情,成为了当时大干快上最辉煌的历史成果。这座水楼也因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化保护遗址。
    登上水楼,站在八面玲珑的观景台上,遥望梅山大地,让人澎湃激动,浮想联翩。如今的梅山上,水利网的建设,改变了穷山旱水的历史,实现了“浇地不用愁,泉水地头流” 的现代化农田水利灌溉壮举。历史不会忘记,没有过去的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美好,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回味过去一代人为建设水利不懈努力奋斗的历程,那种时代的精神,那种无私奉献的意识,那种为改变落后面貌不为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让人称道。我们应该记住那个时代的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