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社会风尚 向善向上文明之树遍地开花
——我市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奋勇争先打造“文明新城”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品,丰富美丽乡村内涵。文明已成为禹州最动人的时代风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走进新建成的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贴合实际的服务项目让人眼前一亮。该中心主任师少鸿介绍,中心于9月初投入使用,主要通过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等六大板块,打造一个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和文明养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平台。
师少鸿说,目前我市26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了全覆盖,已建成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52个。累计注册志愿者11万余人,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体718个、各类社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213个,涌现出任万祥团队、市公交公司志愿服务队、市应急救援协会等一大批社会化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成功打造了爱心送考、爱心早餐、应急救援、尘肺病救助等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最美风景和幸福底色。从“子弟兵的好妈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赵趁妮,到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吴新芬,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周遂德,到二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丈夫的“河南省道德模范”黄小朋,禹州大地上,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感人故事接续演绎。
7月份的连续暴雨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从禹州到郑州,从郑州到新乡,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来自禹州的爱心援助。抗汛一线,应急、水利等多个专业救援队辗转多地连续奋战,除险情、排洪水、救群众,用汗水和艰辛守护群众生命及其财产安全;洪水退去,苌庄、顺店等多个乡镇群众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清理河道垃圾,投身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之中。
8月份,面对疫情的反复,众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书写人间大爱;在社区、街道等疫情防控一线,耄耋之年的老共产党员、青春似火的大学生志愿者,头顶烈日、不辞辛劳,演奏最美音符。
在众多榜样的引领下,文明之风不仅吹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更吹进了乡村的千家万户。
在方岗镇方东村,标志性文化墙上“传承孝道,弘扬正气”八个大字,是该村民风的真实写照。
70多岁的方彬是个五保户,听说村里要建托养中心,毫不犹豫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10000元钱捐了出来。村委委员方凤霞自豪地说:“俺村好人多,一听说要建托养中心,给村里老人办好事,乡亲们都争着捐款!”据方凤霞介绍,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以“孝老敬亲”为主题,组织年轻人为8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洗脚,并评选出好婆婆、好媳妇和最美家庭;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村里会拿出几百到上千元进行奖励,并征集家风家训故事,弘扬美德、倡树新风。
优良的乡风民风不是一朝促成,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积淀。近年来,我市围绕丰富美丽乡村内涵,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主题,实施“一道文化墙、一座村史馆、一个活动中心、一个文化体育广场”的“四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村民自治,“一约五会”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通过开展广场舞大赛、书画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设置名人榜、好人榜、能人榜,以及“新乡贤”“五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宣传等,不断汇聚起向上向善的乡风民风。
“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站在‘十四五’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将朝着‘两个确保’目标,紧抓历史机遇、全面改革创新,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力打造全省县域经济高原上的高峰!”市委书记黄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