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神垕古镇静思

有人说,那一窑火,已烧了数千年。那一座镇,照亮了半边天。说的就是被誉为“神火照天烧,瑰宝临天下”的火艺之都河南省神垕镇。
辛丑深秋,中原大地下起了小雨,气温比较低,一大早,前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参观后,经过张得镇,到张良雕像打了卡,立马拐向西行到鸿畅镇山底吴村,探访吴道子故里,尔后,直奔大山深处神秘而古朴的小镇,中国钧瓷文化的发祥地——神垕镇。
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早在唐代神垕就已烧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官府在阳翟(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实现了钧瓷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边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诗句美誉。
踏上神垕镇,悠久的历史给神垕镇留下了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如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北寨街、祠堂街、红石桥街、杨家楼街,总长度约4公里。其间的建筑群、建筑物和许多有价值的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都做到了原貌保存。
神垕老街由东、西、南、北4座古寨和红石桥、关爷庙两个行政街道组成。肖河(驺虞河)从西向东穿过老街,驺虞桥连接着东西两个寨。老街有多座寨门,寨墙高大坚固,而且都有炮楼,古时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和抵挡匪患,防范洪灾。每个寨子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如东寨为"望嵩",西寨为"天保"等,而且和城门一样,用青石丹书镶嵌在寨门之上。同时,每个寨子都有不少传统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同。
神垕老街建筑沿街两侧布置,景观独特,建筑类型十分丰富,主要建筑包括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特色市场和店铺等。其中,主要宗教建筑有伯灵翁庙、关帝庙、文庙、老君庙、白衣堂等;主要明清民居有郗家院、白家院、温家院、霍家院、王家院、辛家院等。此外,还有钧瓷一条街、古玩市场、邓禹寨等其他建筑或设施。
神垕镇还有神垕钧窑遗址、祖师庙、灵泉寺白果树等几处文物古迹。神垕钧窑遗址位于镇区西南10里的下白峪、刘家门一带。
这次探访收获最大的是与禹州神垕书院“奇人”赵志儒结缘,书院墙壁上,悬挂一块小方框牌子,牌子上有手写,有打印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其中一块内容是:“当代书院乃孔孟之府居,时人精神之家国,以人文教育为本位,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建设人类思想之大厦,生产人之精神食粮。完成文化自信为目标,正本清源奋读圣贤书。神垕书院”。
赵老师见我对陈列品这么专注,主动与我攀谈,讲述了许多有关书院文化的故事,最后,他领我登上与书院同一中轴线的苗家祠堂,在祠堂门口,他悄悄地说:“丘老师,神垕地处伏牛山系余脉,属浅山丘陵区,群山环抱,山岭起伏,北有云盖山、南有大刘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等。镇中部为东西走向的乾鸣山,把神垕镇分割为两个狭窄的盆地。整个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大刘山704.5米,最低点位于肖河南出境口,海拔240米,相对高差464.5米。”
赵老师又说,垕,读“hou”,寓意“皇天后土”。《新华字典》里专用字"垕"字介绍:"垕,神垕,地名,在河南省。"而《辞海》又将神垕作为多次钧瓷故乡作了简明的介绍。从出土的关沙、红陶、篦纹灰陶推断,早在夏商时期神垕就有人群住,并从事农耕和制陶,由陶而瓷的进化演变说明神垕历史与华夏文明历史几乎是同步的。
俗话说:“水为财。”神垕镇属淮河流域,藏风纳气,主要河流有肖河、小青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肖河又名驺虞河,发源于大刘山之阴,境内流程7公里,在镇东南流入郏县境。小青河发源于牛头山下的青龙潭,境内流程4公里,经鸿畅北部流入蓝河。
与周庄、乌镇、丽江等古镇相比,神垕镇并不出名。可它却被诸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因为这里有世世代代的“守艺人”,守护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命脉。
当我和赵志儒老师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对联为背景合影时,深感神垕古镇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和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一批"美丽小镇",可谓实至名归。
笔者心中,这座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是提升文化自信心的一本大书,非常值得一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神垕书院主人“读书做钧瓷,吃茶品生活”,不就是老百姓所追求的一种有品位的优雅生活么?不就是劳动人民对幸福日子的一种美好向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