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河古迹拾零
近日,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禹州市撤销褚河镇设立褚河街道,实行城市管理体制,褚河街道管辖范围为原褚河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褚河镇政府驻地。
明代,褚河一带属钧州(禹州、钧平府)琅城都护城里。清代分属禹州镇定里、颍川里。民国元年(1912年),置褚河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禹县解放,分属境域七区(郭连)、一区(城关)和豫西行署五专区许西县。
1958年,成立东风公社。1961年5月,设褚河区。1968年11月,撤区设褚河公社。1984年,改乡。2010年9月,撤乡建镇。
褚河为颍川褚氏发源地,历史上名人辈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今择其要,辑录于此。
吴湾遗址
位于禹州市东6.5公里处的褚河街道吴湾社区。遗址东西长1000米,宽400米,文化层堆积厚1—2米。河南省博物馆197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属河南龙山文化早期。二、三期属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而第一期中部分器形的出土,为河南中部早期文化衔接问题补充了资料。村民在遗址取土时还发现了一批春秋墓,出土了一批铜器,计有盨、鼎、簋等,盨的铭文是“谏作旅盨,永其宝用”,簋的铭文是“谏作宝簋,永其宝用”。可见这里还是春秋时期谏氏家族墓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王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枣王社区南颍河岸,新石器时代。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0米以上。曾发现有窖穴和白灰面房基。采集有彩陶钵、长颈壶、石磨盘、棒等。多属仰韶文化遗存。
化庄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化庄村南,西周遗址。面积4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1.50 米。出土陶器有罐、盆、豆等,器表多饰绳纹,另出土有带铭文铜簋、爵等器物。
余王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余王村东侧,面积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0米,发现陶器有乳状足鼎,附加堆纹盆、圈足盆、袋状足器等,黑陶、灰陶兼有,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是方格纹、篮纹。属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存。
胡楼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小刘社区附近,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以上。发现有黑色磨光陶片和彩陶片。器形有陶钵、宽肩壶等,以素面和方格纹居多,有少量篮纹。属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
褚河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褚河社区南,商代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采集陶器纹饰多绳纹和附加堆纹,器形有方鼎、鬲、盉、豆等。
李庄遗址
位于褚河街道肖庄社区李庄村南,商代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0米。采集陶片多饰绳纹和附加堆纹,均为灰陶。
司马徽墓
司马徽,生年不详,卒于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字德操,阳翟人。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司马徽墓在今褚河街道余王社区潘庄自然村东侧耕地中,地势平坦。现冢已平,墓前原立有石碑一通,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
吕祖阁
位于禹州市褚河街道阁街社区内,坐北向南,为下洞上阁的楼阁式建筑,通高16米,面阔四柱三间,进深9.5米。据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募化修建真武阁碑》文,可知吕祖阁至迟建于清初。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2),在此创建颍南书院。延请州人王聿修为主讲,聿修有碑记,今改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