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发展高质量 有力推动“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建设
——访市科工局党组书记杨韶旭
“省市党代会召开后,市科工局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多次召开全体会、班子会、专题研讨会,传达学习党代会报告,并深入企业宣传党代会精神,就贯彻落实开展深入调研座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市科工局党组书记杨韶旭如是说。
据杨韶旭介绍,今年以来,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发展战略,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目标,做大做强新型建材、环保装备和铸造、中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强化企业创新引领,加快推进企业培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工业经济呈现了持续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
杨韶旭表示,下一步,市科工局将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发展战略,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四个着力”为抓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切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做大主导产业。聚焦新型建材、环保装备和铸造、中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以两化融合、龙头企业带动、强化产业链配套协同等为抓手,实现企业由小转大、技术由旧转新、产品由低转高、品牌由有转优、开放由内转外、产业由散转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迈进。新型建材产业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大力引进低碳工艺技术,加快绿色化提升改造和行业整合,培育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把禹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的竞争优势。环保装备和铸造产业方面,加快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园和绿色铸造示范产业园,发展壮大大张过滤、恒利来等企业,深化与河南泽衡环保、河南纵横精工机械等企业的合作,强化产业链配套协同,打造500亿级环保装备和铸造产业集群。中医药产业坚持“抓中间,带两头”的工作思路,着力培育天源生物、润弘本草、华夏药材龙头企业,带动中药材种植、药品物流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打造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进一步擦亮“华夏药都”品牌。
着力抓牢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在全市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紧紧围绕上级政策机遇、本地特色优势、补短板及未来产业等方面深入研判,谋划招引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的招商项目,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坚持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县级领导牵头、一个推进专班的机制,逐个建立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服务保障圣戈班、上海世邦、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积极与三大运营商有效对接,确保在做到城区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到农村区域乡镇镇区所在地及其他重点场景区域。
着力强化创新引领。聚焦三大主导产业,针对应用配套和技术创新等薄弱环节,落实许昌市“英才计划”,积极引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领域所需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依托我市大张过滤、恒利来、天源药业等几大龙头企业建设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争创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发动符合要求的企业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绿色工厂、隐形冠军、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质量标杆企业等各类先进、试点、示范,为申报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通过线上和线下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主动上门辅导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及时掌握企业存在难题和顾虑并予以解答,为企业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着力优化企业服务。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活动,建立工业企业培育名录库,实行“一企一策”,力争每年新增规上企业50家以上。坚持政府办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办好围墙内的事,用足用好惠企政策,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借势“万人助企”活动,积极与人社、金融、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对接,着力解决用工、市场、资金、技术等实际问题,切实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店小二”,让各类企业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更大激发市场创新创造活力。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说起今后的发展,杨韶旭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