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岗镇:长廊里的廉政故事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有人拿了一块宝玉献给他,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日前,在方岗镇方东村廉政长廊,村党支部委员方凤霞正在给村民们讲述上边的故事。

近年来,方岗镇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在方东、石灰赵等村打造廉政文化长廊,让廉政元素无处不在,把廉政理念渗透到社会、家庭每个角落,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
在廉政长廊内,既有“一贫如此”的南宋大臣张浚、“百纸参军”的唐代杜暹、“三汤道台”的清代岭北道台汤斌、“不私一钱”的明朝嘉兴知府杨继宗等历代清官廉政故事的文字讲述,有“守法律”“忠无私”等生动漫画,也有“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等廉政警句,还有“正气”“仁德”“勤俭”等中国廉政文化的词语解读,亦庄亦谐,风趣活泼,让党员干部和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廉政教育。
“这个‘陶母退鱼’的故事,我在课外书上就读过,说的是晋代名臣陶侃的事。他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南朝萧梁时期徐勉清正廉洁,被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在石灰赵村的廉政文化长廊内,几个周末休息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
镇纪委在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为党员干部算好人生六笔账,做到警钟长鸣:一算“政治账”,不要自毁前程;二算“经济账”,不要倾家荡产;三算“名誉账”,不要身败名裂;四算“家庭账”,不要妻离子散;五算“亲情账”,不要众叛亲离;六算“自由账”,不要身陷囹圄……
“我们用有型的文化载体、活泼多样的文化形式,对抽象的廉政理念加以呈现和传递,努力将廉政理念转化为约束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树立廉洁方岗品牌效应。”方岗镇纪委书记王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