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有吾师 同行不相轻
——古代医家互相成就之美谈
《万病回春·医家病家通病》中曾这样记载:“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倡导同行之间要互相扶持,不要相互訾毁。
病有万变多端,医有精研无穷,个人的学识与经验终究有限,医术再高也会碰到自己治不了的病。清代名医程国彭曾说道:“病不识时莫强识,谦恭退位让贤能。”意思是要坦承自己治不了某病,甚至举荐他医。这对医家来说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考验。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当时深州刺史成君绰患的一种怪病,“颈肿如数升,喉中闭塞”,已有三日水米不下,遂找孙思邈求治。孙思邈虽然见多识广,但对此病没有十足把握,且患者无法服用汤药,他便把患者推荐给针灸学家甄权。甄权针刺患者右手商阳穴,患者很快就好了。孙思邈还特地在自己的医著中记录此病案,足以看出他谦逊诚实的医德。
元代名医朱丹溪和葛可久互相成就的故事被传为美谈。浙江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患痨瘵病(肺结核),经名医朱丹溪治疗后病情大有好转,但其面颊部红晕斑点始终无法消除。朱丹溪便坦诚地推荐了苏州名医葛可久,后经葛可久的针刺治疗,患者脸上斑点果真消失。最后病家厚礼相谢,并称葛可久医术高超,但葛可久却说:“其实是丹溪先生医术高超,他已经将小姐的病基本治好了,我只不过是最后扎了几针而已,并无功劳。”朱、葛两位名医互相成就,彰显了大医之德。
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用针法治疗疾病非常有效验,医生纷纷去找他讨教,杨继洲都是非常热情地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的治疗经验,经常手持银针在自己身上示范穴位的进针手法,甚至还把家传的秘本拿出来供世人学习。
明代医家王肯堂医术高超,有“神医”之称,对待同行也是非常信任,从不自以为是。《对山医话》中曾记载这样一段故事。王肯堂80岁时患泄泻,自己和其他医生都认为是因为年老体衰,需要滋补固摄之药治疗,结果越治越重,最后请李中梓前去诊治。李中梓诊视后说:“您虽年事已高,但素体肥胖多痰湿,用滋补之药则加重腻滞,现在须用通利泄下的药物祛痰湿。”王肯堂听后,毫无疑虑地接受并用药,其泄泻遂治愈。由此看出,医生同行之间相互尊重与信任是十分重要的。
儿科鼻祖钱乙也是一位非常尊重同行、提携后辈的医家。宋神宗时,太子患抽风病,御医都没能治好。后来钱乙用黄土汤治好了太子的病,神宗皇帝夸奖他医术高明,并质疑御医们为何没有及时治愈太子。钱乙解释了自己的治疗思路后,补充说:“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意思是太子经过先前诸医的治疗已近痊愈,我不过是刚好碰到他病愈的时机。钱乙当着皇帝,没有倚功自傲,诋毁他人,吹嘘自己,表现岀非常难得的谦逊宽厚的姿态。钱乙70多岁时做了翰林医学太医丞,当时的年轻医生董及之擅长治疗小儿痘疮,钱乙看了董及之小儿天花的专书《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后,认为其见解超过了自己,欣喜地说:“予开卷而惊叹……深嘉及之少年艺术之精。”并主动且谦逊地向这个后辈学习,还专门为这部书写了跋言,同时将该书收入自己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中,向大众推荐。
明代医家缪希雍经常拜访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医生,与他们交流经验。有一年,他去南京拜访了王肯堂。王肯堂对这次会见印象深刻,后来在《灵兰要览》中特地作了记述:“秋天,缪希雍先生来访,我高兴地接待了他。我们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讨论了许多医学问题。他的精辟学术见解、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我十分钦佩。我补血用酸枣仁的方法就是从缪先生那里学来的。”缪希雍在他的著作中也写了相同的情节,来纪念这次有意义的相会,以表达相互学习和相互敬仰之情。
医学有学术争鸣才会取得繁荣和进步,医学同道之间应该以开明的态度求同存异,彼此尊重,而不能一味地囿于门户之见或以势压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同行勿相轻,要博采众长,互相学习借鉴,以提高医术治病救人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