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名吃——焖子
焖子,单从字面意思分析,外地人一般很难理解此为何物,然而禹州人可谓无人不知。焖子是红薯深加工的衍生品,是粉面与粉条相结合的产物,更是特殊年代勤劳禹州人的一种发明。 禹州虽然是粉条的主要产区,但在旧社会农家人迫于生活的需要,做出来的粉条都是置于集市之上,来换取家中必备的口粮和生活的必需品。如果自己享用换取口粮仅有的粉条,那是绝对不舍得的,焖子就是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诞生的!因为人们在晒制粉条时常常会散落不少碎掉的粉条头儿,农家妇人便仔细地把它们捡起来收集到一块。
逢年过节,捧出一小盆碎粉条放人烧开的水中,待粉条烫软煮熟后捞起入盆。然后,抓上一小把粉面兑水搅成糊儿倒入盆中与粉条拌匀,搅拌的过程中再加入盐、葱花、芫荽、姜丝及各种五香大料粉等,全部搅匀后入笼蒸熟,就做成了焖子。放凉后可切成片、条、块、段,或煎或炒或熬或烩均可。切薄片煎出的焖子,焦黄香脆似锅巴;切块炒出的焖子,油光发亮韧劲足;切段熬烩的焖子,爽口耐嚼余味悠长。现成的原料和简单的技术造就了美味的焖子,这也是旧社会无奈的农家妇人聪明才智在饮食上的集中体现。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要数做粉条的场院了,去那种忙碌的场面不是为了帮忙,而是挂念着最后一锅粉条收尾而现场“拍”出的焖子。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会将最后清锅的粉条捞入盆中,撒上盐用浸过凉水的双手使劲的拍打炙热的粉条,使它们充分粘连。瞬间,一块锅盖似的焖子就“拍”成了,再切成厚薄均匀的条块入盆,倒入香油、葱花和香菜,不用搅拌拿盆一“晃”,即可食用。
这样的焖子一次成型,不用再蒸、不用粉面,夹在筷子上颤颤悠悠,咬在嘴里直打转,吃起来筋道十足。这样的吃法简单却很难得,因为一年当中只有做粉条的那几天才可以吃到。现在用机器做粉条,这样的吃法便成了遥远的记忆,笔者也近二十年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了。当然,还有更过瘾、更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在蒸制焖子前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肉末,并用肉汤拌匀。这样蒸出的焖子,肉香四溢,满屋生香,如果趁热切上一大块,用手拿着大嚼,在我看来可堪称世间少有的美味。
焖子虽然好吃,但它毕竟是做菜的原料。百姓生活当中,还是以煎焖子和炒焖子最为常见。煎与炒有着明显的区别:煎焖子需将它切成薄薄的片,小火慢煎,不停翻动,让油充分滋润,这样煎出的焖子金黄油亮、香酥可口,也是饭店人们最常点的一道菜。另一种就是炒焖子,炒焖子配薄薄的五花肉是最佳搭挡,此时的焖子就要切得相对厚一点,把焖子炒到从内到外都变成淡黄色,通体晶亮透明,看起来软软糯糯,这才是炒焖子的最高境界。但真正与焖子结合比较好并且较有名气的吃法当属禹州的“十三碗”。“十三碗”是由农家红白喜事时加汤的炖菜演变而来,焖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焖子夹沙豆腐、方子(肘子)炖焖子、条子(五花肉)炖焖子等等。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焖子这一饱含地域文化的小吃,已不再是自蒸自食的农家小菜了。这一小吃也逐渐登上了饭店、宾馆的菜谱,成了禹州独有的特色菜。如果一个外地人来禹州不尝尝这儿的焖子,也未尝不是人生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