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晁错
“七国之乱”是西汉历史上的大事件。叛乱的王国被平定,发起争端的晁错也失去了性命。在开会的路上他被拉进刑场,穿着官服就被腰斩了。
对他的处罚是“灭三族”,母亲、妻儿、兄弟姐妹不分长幼,陪着送命。
《史记》称,晁错的父亲有先见之明,专程从颍川赶到长安,劝儿子别多管皇帝的家事。晁错说:“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刘家安定,晁家就完了。”晁父服毒自杀,不想看到祸患到来的那天。对于晁错这位乡亲,颍川人提起来,难免五味杂陈。
据说,晁错故里在今天的禹州市小吕乡晁喜铺村。村里有座晁错庙,2003年重建的。时常有人前来探访,对这位因公废私的先贤表达礼敬,听村民介绍种种传说。
据说,晁喜是晁错的哥哥,在老家开饭铺,也有人说他做过官。即使晁喜是真实人物,总没弟弟风头儿劲,凭什么村庄以他的名字命名呢?一位村民说:“晁错是被冤杀的,死后有一段时间没有平反。没平反前谁敢公开纪念他啊!家乡人就想了一个办法,将村子改名为晁喜村。名为纪念哥哥,实则纪念弟弟,这体现了家乡人的良苦用心。”这样的“良苦用心”处处可见。比如,晁错庙中供奉的主像竟是关公,晁错与土地爷一左一右陪着。村民又会说:“晁错蒙冤后,晁喜铺村人想给晁错修个祠堂,但朝廷罪人谁敢明目张胆地修啊,就修了一座土地庙,后来改成关帝爷庙,但在土地爷、关帝爷旁边,给晁大夫留了一个位置。”
今天,晁喜铺村没有晁姓人,多是姓张姓何的。据说,姓何的村民是晁姓后裔:“当年晁家人被朝廷追杀。官兵追上后问姓什么?晁家人正好跑到河边,就随口说姓何。”
“七国之乱”引发的历史性震荡,仿佛仍未在乡邻心中平复。只有在晁喜铺这个小村,晁错才会得到悉心呵护,虽然,他没少给乡亲们添麻烦。
许昌烈士陵园的一个角落,有一座晁错墓。我曾经纳闷儿:晁错家乡在禹州,受诛于京城。怎么绕了个弯,埋在许昌了?
有人以晁喜铺乡亲的逻辑猜测:晁错被杀后,好友将其遗骸运回河南,但当时朝廷尚未为晁错平反,只能匆匆葬于此处。
翻阅一些史料后我终于明白,不管是否空冢,许昌晁错墓都是正牌晁错纪念地。《文献通考》记载:“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诏许州修晁错庙。”开宝是宋太祖的年号,下诏修庙,就是将晁错列为名贤,奉为榜样,还要定时祭享。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晁端彦在《晁氏世谱序》中称:“西汉御史大夫错公以忠显于景帝时……大夫墓今在许州,墓侧有庙,庙间有碑。”
至于晁错墓的位置,宋初编成的《太平寰宇记》称:“晁错墓,在县(长社县,县城即今许昌老城区)东北二里。错,颍川人,汉御史大夫,请削诸侯地者,郡有冢存。”
许州城东门外的晁错墓,自宋初就得到了确认。只是晁错庙至少有两座。除了墓旁那座,《鸡肋编》记载,“颍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呼香菜门……门西道北有晁错庙。”
古代,坟墓旁一般都有祭祀场所。城里这座晁错庙有些特殊,或许就是宋太祖下诏修建的吧。
韩维是颍昌人,曾长期担任颍昌知府,领衔祭祀晁错,是他的工作职责。到了北宋末年,兵乱中颍昌城烟销云散,晁错庙从此不见影踪。明代中期,邵宝出任知州,在城里修建了陈寔庙、黄霸庙,又要为城外的晁错墓添土种树。有人表示反对:晁错以言致祸,死于非命,不符合君子之道,不应纪念。邵宝撰文反驳说:晁错多谋善断,忠诚报国,只是过于急切,又乏存身之术。忠而见杀是人臣的不幸,更加值得同情。增修晁错墓既能慰藉忠魂,也足以激发世人忠贞为国的信念。“我昔读公传,亦尝笑其愚。岂有身后谋,犹能庇丘墟?”邵宝本人也曾经认为,晁错的坚持有些愚昧。但是,这种大愚之中,正见耿耿忠心。
“古之忠臣烈士,见得思义,见危授命,有杀身以成仁,使称名于后世。”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晁错当得起烈士的称喟。
晁错之死,挽救的是天下苍生,维护的是国之根本。他谋国深远,又岂是为一人一姓而牺牲?宋代,澶州晁氏影响巨大,自称是颍川晁氏分支,奉晁错为远祖。按照正史的说法,晁错被诛杀三族,或许有子嗣逃脱灾难。作为影响时代的人物,晁错使晁姓光耀天下,理应受到尊崇。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死。至今墓上无曲棘,颍川岁时虔庙祀。”晁说之回顾家族历程,将晁错的忠直引为家族本色。
晁氏家族成员迁徙各地,始终视颍川为故土。
“危词欲洗大夫冤,千载独怀吾祖贤。”困境之中,“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以先祖为榜样,穷且益坚,始终不失志趣。
即便不提“七国之乱”,晁错也足够伟大。他曾从伏生学习尚书,是儒学血脉的接续者,也是卓越的政论家,“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终宋一世,澶州晁氏名人辈出。晁迥、晁宗悫父子先后执掌诰命;晁端友、晁端礼词彩华茂;晁补之、晁说之、晁冲之堪称一代文宗;晁公武所著《郡斋读书志》则是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目录……
多这些耀眼的名字背后,可以看到晁错尚学好义的精神血脉。晁错之后,割据与削藩斗争的每一次重演,都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晁错思想的价值。大汉王朝的兴替,晁氏家族的兴衰,只是小小的注脚。
匹夫忧国,志在天下。
魂归故里的晁错,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