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时空的“邂逅”
没想到在禹州,我“邂逅”了一代名医、药王孙思邈。
今年有机会来到有药都之誉的河南禹州采风。翌日去参观怀帮会馆。就在怀帮会馆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里,我意外遇见了身着宽袖长衫的孙思邈。他安静地站在那里,慈眉善目,神态安详,默默地注视着在他面前来来往往的参观者、敬仰者。怀帮会馆是怀庆帮药商在清康熙年间建的一座聚会场所。算起来孙先生应该站在这里三百多年了。
我伫立在他的塑像前,心里满是敬慕之情。只要对中国医药稍有点常识的人不会不知道孙思邈。他是唐朝的医学家,和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普济众生的名医。孙思邈撰写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因此他被尊称为“药王”“药圣”。
孙思邈不是禹州人,但他曾长期在禹州悬壶济世,深得百姓爱戴。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他“一针救两命”的传奇故事。
那是孙思邈刚到禹州不久,一天他在行医路上遇见一支出殡队伍,他无意中发现棺材的边缝里竟渗有血迹。他急忙上前叫停队伍,然后对主人家说棺内的人可能没有死。主人家半信半疑开了棺,原来是一名孕妇。孙思邈上前诊脉,发现脉搏还在微弱跳动,便扎针施救。不一会儿孕妇竟长出一口气,睁开了双眼。孕妇起“死”回生,后来又顺利产下一子。
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胫而走,孙思邈名声大振,被誉为神医。进殿参观的人三三两两,络绎不绝。不时有人来到孙思邈像前端详、拍照,有位老太太胸前合掌,似乎在默默祈祷。药王依然是那样安详、平和。这时我突然想起现在时不时冒出的那些“神医”。他们宣称不用针药,只用芒硝、绿豆,甚至眼光就能包治百病。可是曾几何时,他们便一个一个地销声匿迹,不知所终。
孙思邈一边行医,一边著书。他的名著《千金要方》正是在禹州写成的。这部书被誉为“我国古代医学第一部百科全书”。初识《千金要方》的书名,我曾想当然地以为“千金”是指药方之珍贵,贵如千金。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是纯属瞎猜。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在孙先生看来,人命才是贵如千金。
“人命至重”是孙思邈行医的准则。他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都一视同仁。他诊病时,神志专一,心平气和,不嫌脏臭污秽。他提倡医生治病时不能向病人索要钱财,要有大慈恻隐之心。遇到穷苦病人,他不但不收诊金,有时还免费送药。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无论官民有口皆碑。
大医风范,山高水长。孙思邈为天下的医生,也为今天的医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踱出大殿。外面不知何时飘起了雨丝,洒在脸上凉凉的。这雨唐朝也下过。雨蒙蒙中我仿佛看到一位老者身背药箱踽踽而行的身影。
我不知道孙思邈在禹州行医有多少年,救治了多少病人,但禹州的山山水水永远记住了他,禹州的百姓永远忘不了他。孙思邈以101岁的高寿仙逝后,禹州人民在城西关为他建了一座“药王祠”。从此这里香火不断,人来人往。仰慕药王的盛名,各地的药商也纷至沓来,天南地北的药材汇集于此,散发出浓浓的药香。
这药香从唐飘到宋,又从宋飘到元明清,一直飘到今天。禹州就在这千年不息的药香中成就了一座闻名天下的药城、药都。
我想,孙思邈如果能活到今天,看看禹州的现代化制药企业,逛逛有2600多种药材的中药专业市场,参观那座全国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再参加一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四海宾客云集的“医药文化节”,他肯定会惊讶无比,欣喜无比。
孙思邈已经离开禹州一千多年了,可是禹州人民一直记得给他们带来福祉的一代药王。在茶楼酒肆时不时可以听到他的传奇故事,在博物馆宽敞的名人大厅里也有他的铜像。我在一家药店的墙上还发现了他的语录:“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历史就像黏合剂,早把一位大师和一座名城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