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打造优质“禹粉”
“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所推崇的。大到国家,需要有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潜心研究、默默付出的大国工匠;小到企业,需要有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在平凡岗位上奋斗的工匠;而在广大农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同样需要一批不畏辛劳、勤奋努力的“工匠”。
在张得镇前张楼村,有这样一群人,在平日里他们可能是电工、电焊工、泥瓦工、建筑工、小商贩等各种身份,但一到秋冬季红薯丰收的季节,他们就只有一个身份——农民。他们秉持着“用心做好粉条”的初心,几十年精益求精打造纯手工粉条,为“禹粉”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新鲜出炉的粉条
精工细作造好粉
“今年我50岁,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老辈开始下粉条了。三十多年了,年年不管多少都得种上几亩红薯,年前不下点粉条就觉得这一年不完整。”正在灶台前忙碌的张红杰笑着说。只见他,快速的用特制的长筷子把粉条从热锅夹到下端的温水缸里。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不可小觑。据张红杰介绍,夹粉条的速度太快了,会导致粉条不熟;太慢了,又会造成粉条浓浆,这些都会影响口感。大锅下面的这口缸里的水,也是要及时更换的。因为经过热粉条的过滤,会让缸里的水越来越热,不能很好的起到冷却作用。
“粉条制作其实特别繁琐,从种红薯到粉条大大小小有几十道工序,仅制作粉条从洗、磨、一单、二单、晾晒、打糊、和面、捶瓢……冷冻、晒干等就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讲究。”张治安向我们介绍。
听了他的介绍,着实让人震惊。只知粉条制作不易,但不知如此繁琐。真的是精工细作,道道有讲究。
在粉条制作现场,只见村民们分工有序,有打糊的、和面的、捶瓢的、盘粉条的……每个人都是驾轻就熟,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和面
好品质打造好口碑
“现在粉条好卖吗?”笔者问到。
“今年红薯产量、粉质都不错,下出来的粉条品质也很好。以前卖粉条都是拉出去游街串巷一点一点的卖,现在在家就能卖。都知道是自己家下的手工粉条,很多熟人、亲戚朋友都是自己开车来买。”张治安笑着说。
“今年粉条还没下,我一个外甥在南方工作,早早的就给我打电话让我给他留两百斤粉条,说是过年要送客户。以前吃过咱这粉条的客户,都说味道好。”赵松宽也随声附和。
在中间休息的间隔,师傅们把刚出锅的碎粉条盛到盆里,撒上早早准备好的葱花,淋上一点辣椒油、生抽,简单搅拌一下,色泽光滑、红润,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我们也忍不住品尝了一下,软香的粉条、麻辣的味道直击味蕾。不禁让人感叹禹州粉条 ‘素鱼翅’的美称当之无愧。
据张国亭介绍,早些年禹州的粉条曾经因受到“假粉条”、“木薯粉”等事件的影响,口碑受到质疑,销量直线下降。但是,前张楼村的粉条并未受太大影响。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是小作坊生产、量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粉条大多是销售给亲戚、朋友或者邻近的村庄,价格低、品质好,口碑一直很好。
“工匠精神”需传承
当前,在我市各乡镇已经有不少形成了规模化的“三粉”加工企业。比如,在古城镇、朱阁镇等地已近开始规模化的红薯种植、集约式的“三粉”制作车间,从红薯加工到制作粉条,全流程可实现机械化的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实现了高利润。但是,在前张楼村,你见到的仍然是这最古老、最费力的粉条制作流程。
“虽然现在科技挺发达的,但是我们还是愿意采用这种手工小作坊式的制作方法。一个是这粉条大多是自己人吃的,感觉还是手工粉条更有味道;另一个是,干了几十年的行道就这样丢了,太可惜了。”赵松宽说。
在现场,我们看到参与下粉条的村民大都在五十岁左右,都有几十年的“粉龄”了。他们采用的是“合伙”作业的模式,都是免费参与,下谁家的粉条主家当天中午管一顿饭。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开始点炉子烧水,晚上天黑结束。有时赶时间了,还要挑灯继续。下完粉条还需要及时冷冻,他们采用的也是最原始的方法,温度达到零下之后拉倒地里去冻。晚上还需要有人值守,过了凌晨两点后,还需要全部翻个面继续冷冻。
“下粉条是件苦差事,现在哪还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个啊!等我们这群老家伙干不动了,估计想吃手工粉条就难了。”张治安虽是笑着说的,但可以感觉到心底的无奈。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谈及今年红薯的收益,张国亭说:“今年风调雨顺的,红薯产量、出分率都不错。平均亩产粉条500斤左右,按粉条每公斤8元算,预计每亩效益在4000元左右。我今年种了16亩,粉条卖的好的话,又能过个殷实年。”
勤劳致富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正是这种“勤劳”、“不怕苦”的工匠精神,造就了“禹粉”优质的口碑,乡村振兴的源源动力,广大农民的幸福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项技术都在更新换代,但是这种“工匠精神”永不过时,不论在哪个行业,它都需要我们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