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一线 处处闪耀“志愿红”
在外工作的禹州籍人员连少永,得知家乡发生疫情后,为我市颍川街道十里社区捐赠3000元现金;
永和苑、恒达社区居民得知襄城县援禹医疗队居住条件受限后,纷纷把家中的棉衣棉被送到了社区;
机关和社区干部为了阻止人员流动、高效安全的做核酸,连续两天两夜未合眼;
……
大疫显大爱,万众心连心。在疫情来袭,我市颍川街道办事处有那么一群人,积极响应号召,勇赴抗疫一线,担当起抗疫的光荣使命,他们用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激励着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
党员有困难就应该冲在前面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发生后,颍川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根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周遂德已是78岁高龄,他把各项工作安排好后,还要一个点一个点的查看,并和党员干部一起坚守在卡点、核酸检测点一线,饿了一碗泡面、累了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为达到核酸全覆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为杜绝在采样中交叉感染,寨子社区党委书记洪志敏根据小区分布和人员结构合理设置13个核酸采集点,从检测点测温扫码区、缓冲区、等候区、采集区、临时隔离区的设置到人员的疏散,洪志敏都亲力亲为,每次核酸采样达到27000余人次,在8次核酸采样中,无一出错,连续两个通宵,洪志敏的眼睛充满血丝,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没事儿,啥都不影响!”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有困难就应该冲在前面,疫情面前,这是职责所在。
面对极为严峻的防疫形式,颍川街道1500多名党员干部不畏艰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责任担当,挺身而出疫情防控战场,同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筑起了一道道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壁,让一枚枚党徽在疫情一线闪耀。
他们用行动默默地感动着大家
为了保障居民健康、和时间赛跑,我市开启了每天一轮的核酸检测“逆天”飞行模式,颍川街道各社区的工作人员个个成了抗疫战场上的“拼命三郎”,维持秩序的喊哑了嗓子、扫码的冻僵了手脚,核酸采样开始到结束从未停止,为赶进度,总是错过吃饭时间。
1月4日晚,天空飘起了大雪,晚上9点钟开始,颍川街道在59个核酸检测点开启了第二轮核酸采样,突如其来的降温,使大家的工作环境更加艰苦,面对严寒,他们迎雪而上,没有一个人退缩,秩序维护员、扫码员、医务人员冒着大雪开展工作,一个小时不到每个人都披上了“银装”,但他们全然不顾头上的融雪打湿额头,只是用手轻轻拂去融水,丝毫不影响工作进度,到核酸采样全部结束,天已微微发亮,他们用行动默默地感动着大家。
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恒达贵园的居民从家里送来了包子、热水、电暖扇;爱心企业华悦玖沐宫酒店为寨子社区送来了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等物资;枫景苑小区8岁小女孩把手绘的战胜疫情日记本送给医务人员,一名4岁小朋友做完核酸后唱了《听我说谢谢你》,一个个的爱心接力,都是居民向他们表达感谢的礼物。
疫情防控现场处处闪耀着“志愿红”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活跃的身影。面对疫情再次侵袭,颍川街道的志愿者们纷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招募令下达仅半天时间,800多位志愿者就招募集结完毕,奔向社区防疫第一线,参与到颍川街道15个社区核酸检测维持秩序、扫码测温、代购代买等工作中。
1月10日,天刚蒙蒙亮,恒达社区志愿者毋珂、沈小勇就来到检测点,穿上志愿服。“大家请保持2米线距离,出示身份证。”在检测点,毋珂耐心向居民一遍遍重复着同一句话。自疫情发生以来,志愿者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分发物资、卡口值守、防疫知识宣传……在疫情防控一线,处处闪耀着“志愿红”的身影。“抗疫的关键时刻,我们是志愿者,必须冲在前。”沈小勇语气坚定地说。
“要当好一名抗疫志愿者,其实很难。因为你可能会在夜间被电话叫醒,可能需要上门为隔离人员服务,也可能去做外来人员的排查工作,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颍川街道办事处宣统委员彭晓辉说,志愿者没有一句怨言,他们迎难而上、毫不退缩,他们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防疫必胜的信心,决心撑起了群众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