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硬作风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自“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市乡村振兴局以此为抓手,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大任务”,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
坚持“三个不变”,做好有效衔接。坚持工作体系不变。坚持脱贫攻坚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健全党政正职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完善工作例会、现场观摩、调研督导等推进机制,做到组织架构不变、工作标准不减、推进力度不松。坚持工作要求不变。严格执行过渡期内帮扶政策,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聚焦53个脱贫村,按照“1+7+2”脱贫标准,对脱贫村基础设施、脱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坚持帮扶对象不变。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体为重点,由乡村振兴局牵头,每月组织医保、卫健、民政、教育、住建等部门开展一次信息数据比对,实施跟踪管理,做到精准帮扶。目前,共动态排查“三类监测对象”1760户5332人,已消除风险740户2237人,风险消除率42.05%。
抓好“三项措施”,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利用各地资源禀赋,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林、药、烟、薯、牧”等产业发展,健全产业经营主体与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目前,培育许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4家,许昌市农业专业合作社23家,种粮大户278家。持续抓好稳岗就业。采取线上培训、以工代训、培训下乡等形式,加大对已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企业带贫、劳务输出、开发公益岗位等方式,推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目前,我市脱贫劳动力就业13945人,市乡村三级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4478人。持续抓好消费帮扶。探索推进以宣传推介展销、电子商务营销、“智慧农业”带销、乡村旅游促销、结对帮扶助销为内容的“五销”帮扶模式,多途径解决当前农产品滞销问题;探索“旅游+帮扶”模式,聘请专家对部分山区旅游进行规划编制,推出10条旅游线路,开展杏花节、槐花节等文化活动,助力山区旅游经济发展。
谋划“三个示范”,推进乡村振兴。按照“试点先行、集中扶持、扩面增速、稳步推进”原则,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谋划打造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使我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出示范。打造产业示范带。以禹神快速通道为中心轴,依托山岗平兼具的区域特色和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梁北、火龙、张得、鸿畅、文殊、神垕、方岗7个乡镇,谋划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带,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生态示范带。依托西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在磨街、鸠山等乡镇,谋划建设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生态资源发展示范带,补齐山区乡村振兴短板。打造旅游示范带。依托周定王陵、逍遥观、扒村瓷、唐钧瓷等文化资源,在北部资源型乡镇,谋划建设以资源转型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带。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禹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