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中药文化漫谈(一)

在儿时记忆里,禹州有着许多灰瓦灰墙的古建筑,据说是古代的药行,但除了北关的制药厂外,对禹州中医药,并没有更多的印象。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禹县更名为禹州市,大大小小的街道旧貌换新颜,一条崭新的药行街也成了独特的风景。
一间间药铺次第开业,沁人肺腑的药香又回到了药都。

孙思邈夫人的脚“八斤重”
论及禹州的药业文化,不能不提药王孙思邈。
当年走过药行街,印象最深的,是街心的那座汉白玉孙思邈像。一位手托药葫芦的老人,目光慈祥、面带微笑地望着前方。
塑像称不上高大,身上常裹着一层层红红绿绿的袍子。
一位药商曾告诉我,在这条街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哪家生意做得好了,就要给“药王爷”披上一件披风,以表谢意。当然,也有患者病愈之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先贤大医的景仰。
“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禹州人打心眼里敬重孙思邈,药界更是把他看做守护神一般。
民间有许多传说,述说着孙思邈在禹州各地施展高超的医技,为众生乃至神仙、猛兽医治顽疾的传奇。
其中一则道:孙思邈决心走遍天下,遍访名师,苦学医术。在云游途中,他屡屡遭受失败,内心十分痛苦。
一奇人指点他说:“啥时你老婆的脚有8斤重了,你就不会医死人了。”
孙思邈听后不明就里,谁的脚能有8斤重呢?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夫妇俩走到阳翟(今禹州)境内,在翻越城北八里岗时,因道路泥泞,推着独轮车前行的孙思邈,催促远远落在后面的妻子。
妻子抱怨说:“我的脚总有8斤重!咋会走得快!”
他们继续前行,遇到众人抬着一位因难产而死的孕妇。孙思邈上前一看,发觉是假死,一针扎下,救活了两条人命。
从此,他名声大振,便在禹州定居行医。
这则故事耐人寻味,却也揭示出一番道理:中华医药学的每一分积累,都以无数次失败为代价。不经过一番磨难,难以取得非常的成就。
印象里的神医,总是一个人跋山涉水,孙思邈一路行医,居然带着家眷?也是。家属不跟着,他不会在禹州定居。
自神农尝百草的时代,人类便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形形色色的疾病展开了没有终结的斗争,原本柔弱的生命,因此坚韧而刚强。通过不断丰富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一个个绝世名医次第闪现于历史长河。
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这一个个光辉的名字,为备受疾痛之苦的黎民百姓点燃了希望之灯。
神农尝百草,使“本草”成了中药的代名词。几千年来,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于本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不同时代的药典,累积起中华医药的辉煌。
地处中原腹地、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禹州,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