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钧窑釉瓷那些事儿
神垕,陶瓷圈和古玩界“神”一样存在的千年古镇。
她的地理坐标在中原之中的许昌禹州。
中原一词,由来已久。《诗经·小雅》有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华夏文明的发端与发展,多与天下之中的中原相伴而行。
中国陶瓷,绵延万年,以无与伦比的东方美,著称于世。中国陶瓷发展史承载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侵染在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华夏文明沿革的轨迹中。
神垕就是这样一集镇,华夏文明和陶瓷文化在这里交织并互相辉映,进而迸发出璀璨又荣达辉光。这个集镇有一个奇邃的囊裹了“垕”字唯一用途,由此有了和瓷器粘连着义薄云天的地名——神垕。
神垕,多山,沿袭了伏牛山余脉箕山系的山势,东西南北中,皆有山岭傍依,成了山峦环合之地。山众而水单,唯有一条肖河蜿蜒穿街区流过,勾勒出一幅北国风光中少有的黛青色简笔写意中国画式样的市镇样貌。
镇上,有一条铺着石板的街道,当地人都叫她老街。老街,很老,究竟老到哪朝哪代,似乎要翻检一些志书才可说出一个所以然来,我们暂且用“老辈儿那会儿就有了”这句神垕人的俚语来“搪塞”老街的“老”。俚语之后,还有一个俗语“神垕街,七里长,家家都有笼盔墙”。笼盔,官方称呼匣钵,是瓷土在火的挚爱中秉质飞升成为瓷质器物的窑具。神垕的瓷质器物有一个和钧相关的称谓——钧釉瓷,也就是约定俗成的省事儿叫法——“钧瓷”。据考究,神垕是钧瓷的故乡,老街,又是钧瓷“窑变釉色”耀彩的场所。由然,老街成了神垕人心灵栖息地的根儿,也是外乡人眼中的神垕标示性地理方位。
依山就势的神垕的路曲里拐弯高低不平,以老街为经纬,散布着神垕的街巷。通往街巷的路,也被曲里拐弯高低不平这两个成语注解着,主街似是树叶叶柄把儿,也是曲里拐弯高低不平的,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小路当作了叶脉,这些叶脉上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院落。这些院落和院落里的人家,多是和陶瓷的事儿连络在一起,勾勒了神垕当下的世居图。
“世居图”的画风与陶瓷渊源的起承,一脉相系,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古语:“水火既济而土合”。这是说到了陶器的由来。
那是从远古摩擦生火后,又在以火烧制食物的偶然中发现在枝条编成的篮子上涂上泥土偶尔枝条被烧去而留下经过火烧的篮状泥土制品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此容器断代为“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出现”,到商周时期釉陶和原始瓷的烧制成功,到秦汉晋南北朝时朝的青釉瓷和带彩瓷器的发明,再到隋唐朝代青白釉瓷的突破和独树一帜唐三彩,再到宋、元、明、清时期各色釉瓷、彩绘瓷和雕塑陶瓷的繁荣昌盛,时光的前进,更迭的是一个个朝代,不变的是陶与瓷在劳动人民的一次次创造中,造就了愈来愈精美绝伦的中国陶瓷。
神垕可用“中国陶瓷现当代的微观世界”来定义,虽尚待陶瓷界斟酌,于当下,也不为过。之所以这么说,源起名闻遐迩的陶瓷艺术中的翘楚——钧釉瓷,是这幅画作的主题,也是中国文化符号以“名窑”“国礼”泼墨世界文明的华夏“画风”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承载浓墨重彩这一笔的,是一群又一群矢志不渝痴情于陶瓷艺术的人,用那双沾满勤劳的手,水土溶汇,用那颗饱含着智慧的心,火泥共生,烧就美轮美奂的钧釉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