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钧窑事

    时光的剑客,挑揄着日子,闪缀出岁月痕迹的斑斓。
    诗词歌赋的四季轮回流淌,不曾虚度。一首一会,映刻每一日的美与妙,不曾辜负。
    岁月尤微歌,想着那沁润着人间烟火美好的钧,想着那陶器里的钧与书册里的诗,想着了古文字里那些承载着历史底蕴的钧的记录,想是应有会意的。于是,在排排书架前,在浩瀚无垠古诗词歌赋中,找寻一下钧窑和钧的踪迹。
    应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在这书与那书中,觅得描绘各地域瓷器的诗词歌赋甚多,溢美之辞也是洋洋洒洒铺满了书页,若是一直读下去,怕是十天半月也读不完的。而有关钧窑和钧窑瓷器的,寥寥数几,且大多为近现代的,尤以当代居多。莫非那些曾写下流传千古名句的诗词大家,无有体察窑变釉瓷——钧的美奂?
    著名宋史学家邓广铭在《北大宋史专题课》这样评价宋朝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钧窑为我国古代著名的瓷窑,据说“始于唐盛于宋”,向来以历史悠久,窑变釉色美妙而驰名中外,其工艺精湛,品质兼优,为一般窑口所不及。历来被喜好钧窑和钧窑釉瓷的人称之为“国之瑰宝”,被明清学士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宋朝钧窑釉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钧窑釉瓷窑变色质之美,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盛世繁华间,钧窑瓷器釉色之美位居各窑口翘楚,窑变釉以其惊心动魄的美丽震动了朝野。史料记载,钧窑釉瓷成了文人雅士、王公贵族的最爱。至宋徽宗初年(公元1101年),于钧台附近建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有了钧官窑。
    以钧窑釉瓷为意,题诗作赋的,最早追溯至清朝名士高士奇的《酬苍林宋韵钧窑歌》。诗中“宝碗鸡缸盘积红”与“黛色浓淡光泠泠”描绘了钧窑釉瓷的釉色与意境,“异哉均州旧时造”道出了瓷器的出处—均州(明朝禹州称为“均平县”,后清朝文字有称“均州”为禹州一说)。
    之后,应是乾隆了。雍正、乾隆时期,仿制钧窑釉瓷在南方颇为盛行,尤以乾隆,贵为天子,最喜钧器。吟诗题字,兴趣所致。他吟颂瓷器的诗作有十几首之多,其中就有两首是与钧窑釉瓷有关的。不过,是在流传下来甚少的宋钧上,留下墨宝,也是只有皇帝敢为了。他的《题均窑碗》、《题均窑砚》应了物以稀为贵和皇帝的名气,又与名贵宋钧相得益彰,增值不少,竟在当下古玩市场拍出千万以上的高价,为钧窑釉瓷价值树立了典范。从历史留存到造型、窑变、烧制方式、赏析,一一道之,乃有天子风范。
    关于乾隆有关钧窑釉瓷诗文,还有一篇被有些人题为《赏钧红》,仅用“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述之。值得商榷。这是乾隆众多以瓷器咏诗的一首《咏宣窑霁红瓶》,还有后四句: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画是空。数典宣窑斯最古,谁知皇祐德尤崇。宣窑是宣德窑的省称。如此摘句引申为描写钧窑釉瓷诗句,难免有些牵强了。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浚进奉珍异品中,内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盒一、香毯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
    可以想象,宋时文人士大夫喜瓷爱文风气的盛行;也可以想象宋高宗对瓷器的热爱程度。元代诗人马祖常曾赞颂道“贡篚银貂金作籍,官器瓷器玉为泥”,把五大官窑瓷器的美上升到一种极至。
    唐英是清代著名的陶瓷学家,曾经主持景德镇御器厂的工作,生产了很多高品质的仿钧窑釉瓷器。雍正七年(1729) 三月,唐英派厂署幕友吴尧圃调查钧窑釉料配制法。唐英送别吴窑圃时,题诗《春暮送吴尧圃之均州》。
    吴尧圃此行的目的是进行考古调查,向当地的父老乡亲打听一些钧窑釉瓷生产的掌故,诗中“玫瑰”、“翡翠”指的是钧窑釉瓷的釉色品种。吴尧圃钧州之行,开辟了通过实地考察仿烧瓷器的道路,此后的仿古瓷器生产,多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这首诗中,均州“均”字为“土”字边,不是“金”字边。
    清末一位画家黄璟,足迹所历每以诗画纪事。他曾游历古镇神垕,写下了一首,被记载。游记题材的诗句,占了清字起始的朝代称谓,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通体记载钧窑釉瓷地域水文、瓷界地位、烧制技法娴熟等等内容的“古诗”了。
    还有一些古文描写了钧窑釉瓷之美。明朝张应文撰《清秘藏》:均州窑,红若臙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倒是现当代时期,钧窑瓷器的魅力,吸引了不少中外名家、学者来钧窑探胜,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神垕古镇的街头走一走,会有一些店铺楹联“诗意盎然”。猜想现如今一些大的窑口,留下了一些诗词大作,这是无法贸然前往查证的。只能在公共图书资料或者网络上去捕捉浸染着窑变幻万彩的当下人的钧窑釉瓷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