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镇:以务实举措助推乡村振兴
小吕镇立足镇域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平安、宜居、魅力”灵秀小吕目标,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厚植生态优势、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党建引领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深化学习教育,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员干部培训主要内容,用好先锋大讲堂、支部书记论坛、远程教育等载体,先后组织科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到濮阳、林州、获嘉等地,观摩学习发展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标先进、问计取经,拓宽思路、以学促干。创新工作举措,聚焦“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要求,在领导班子中创新开展争创“遵规守纪、善于学习、团结协作、务实担当、清正廉洁”五个表率活动,落实“一线工作法”,以上率下带动作风转变。建强工作队伍,严格按照“四有四带”标准配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按照每村2—3名的标准,储备年轻后备村干部85名。结合“五大振兴”和阶段性重点工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活动,全面推行“一编三定”、积分管理等制度,激发调动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攻坚克难、创优争先的积极性。
产业发展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小吕镇持续构建“南烟北工中特色、东西两翼万亩粮”的发展格局,着力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大抓产业,突出工业,重点是制造业”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新型建材、中医药、环保装备和铸造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近年来,新建亿元项目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17个,规模以上企业12家,工业企业已经成为引领小吕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突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种植品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打造出以柴庄村、大吕村为中心的6000亩烟叶连片种植基地,以王冯村为中心的1500亩弓棚蔬菜种植基地,以大吕村、关庄村为中心的5000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12.77亿元。加快培育“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模式,学习“烟台经验”,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做法,培育出中营扫帚加工、于庄冬枣种植、张清庄晁喜铺优质小麦种植等一批带富能力强、示范效果好的特色产业,涌现出马谦“蒲公英”、五虎赵“蜜薯”、大吕“西兰花”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文化繁荣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该镇持续释放乡村文化内在潜力,以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丰富文化生活。积极开展“翰墨入乡村”“新春送春联”“喜迎丰收节”“重阳饺子宴”等文化活动,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倡树文明新风。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敬老孝亲”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禹州市“五美示范庭院”109户,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氛围。完善村民自治。加强乡村“一约四会”建设,指导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将厚养薄葬、婚事新办、丧事俭办等写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树立向善向上、孝老敬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道德取向。弘扬乡贤文化,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深化人才联络回归活动,鼓励、支持热爱故土、德高望重、才能突出、事业有成的时代精英和行业楷模回报桑梓,挖掘198名优秀人才纳入乡贤人才库,其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58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
生态宜居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该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村长、区长、组长、户长“四长”负责制推进模式,创新开展“义务工、大锅饭,环境整治大家干”活动,有效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人心散、投入大、劳力少、一阵风”的难题,形成“小吕经验”。持续开展荒坑、荒沟、荒宅治理,强力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全镇共整治荒坑40余个、荒沟8000余米、荒宅2400多处,使1300多亩长期废弃的土地得到了综合利用,变成了菜园、果园、花园和游园,成功打造美丽乡村10个,实现了先进村全覆盖。大力实施平原景观工程,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以高标准良田项目为依托,共栽植青桐、秋树、樱花、海棠等100万余棵,平整路肩150余公里,打造出吕张路、文信路景观带和万里马、徐楼、罗庄、牛庄等果园村,实现平原农田林网和先进村两个全覆盖,实现“居者心怡、来者心悦,三季花常开、四季春常在”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