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 整治农村污水 改善人居环境

    走进鸿畅镇李金寨村,干净的村道、清澈的水面映入眼帘。该村能够日处理50吨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雨污分流,污水净化后自然流溢至村南的人工湿地。湿地中,成片的芦苇和鱼儿交相呼应,朱红色的木质小路曲径通幽,鸟语花香。这里已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村民三三两两漫步其中,村子里湿地游园的水面上,倒映出鸿畅镇李金寨村村民幸福和谐的生活场景。
    “原来这一片是个污水坑。现在有了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把里边的废水变成了清水,养了鱼,种了植物,水多的时候还能浇灌两边的树木。有了这么美的游园,我们都喜欢来这里走一走,别提多舒服了。”村民白军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这也正是市生态环境局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齐抓共管、长效运行”工作机制,将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以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和黑臭水体整治为着力点,坚持实施科学规划引领,不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科学指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富裕繁荣、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
    实施科学规划引领。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组织编制了《禹州市乡村生态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统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示范引领,提升治理水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市乡村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乡村生态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该局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科学选取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分类分步推进。“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专项资金8038万元,其中利用4200万元在全市15个乡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座,其中乡镇级污水处理设施10座,设计日总处理能力3100吨;村级污水处理设施5座,设计日总处理能力为780吨。同时,为确保农村污水处理站正常运维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实现市财政资金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最大化,协同市财政部门联合起草了《关于我市农村污水处理站日常运维管理和前期调试、年度运行费用拨付的通知》,并将镇村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监测列入每年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年度不定时抽样监测频次不低于2次。
    科学指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根据黑臭水体污染程度、污染成因、所在地水文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选择治理技术模式,因河因塘施策,分区分类,标本兼治,综合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工程,从根源上消除黑臭水体。针对问题突出的褚河街道沙圪垯村1500米自然沟黑臭水体,市生态环境局持续跟进专业技术指导,目前褚河街道沙圪垯村1500米自然沟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
    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协同水利、城管、畜牧等相关部门以农村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禽畜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等作为环境整治重点,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面铺开”的思路,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十三五”至今,先后投入12.2亿元,完成了282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以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优先治理南水北调干渠沿线村庄、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结合部、旅游风景区等六类村庄生活污水,拓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融资渠道,强化设施运行维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贾广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