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上

2021年成绩斐然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文明新城”战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关键词: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深化“工业强市、文明新城”发展战略,明晰“一年有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发展路径,从根本上突破惯性思维、资源陷阱和路径依赖,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生产总值实现 903.8 亿元、增长 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7.2 亿元、增长 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40.2亿元、增长 9.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3%。我市成功入围全省第二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中位列第 10 位。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稳健有力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为王”,开展“三个一批”,以项目建设支撑产业转型、建设“工业强市”138 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236.7 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8%。成功发行政府专项债券 14.6 亿元,支持建设重点项目 8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128 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 33 个。一批强支撑、促转型、增动能的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投资 60 亿元的天道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基地、投资 20 亿元的上海世邦精铸产业园、投资 20 亿元的普莱斯德新型保温材料等项目签约落地,投资 12 亿元的纵横精工轨道交通装备、投资 10 亿元的法国圣戈班集团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投资 5.6 亿元的康健医药物流中心建成投用,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提质增速

    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建设“文明新城”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和“补短板”工程,在全省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交流观摩互评活动中获得小组第一,顺利通过年度测评;全市 68%的乡镇创建成为文明乡镇,64%的行政村(社区)打造成为文明村(社区),花石镇河东张庄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强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褚河顺利撤镇设街道,城市承载力持续提升。投入财政补助资金 1.5 亿元用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740 户 2237人;新建高标准农田 2.5 万亩,粮食生产克服灾情影响产量仍达59.6 万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积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新申报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11 个,新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 11 个,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第一阶段检查排名中,我市入围“整治成效较好”的 20 个县(市)之列;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面积 3.8 万亩,创建许昌市森林特色小镇 1 个、森林乡村 13 个,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关键词: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

    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企业开办由“一日办结”提速至最快“半日办结”,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零跑动。新设立企业 3976 家、注册资本 80.5 亿元,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5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家,获批省级研发平台 10 家,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4 个,授权专利 1267件、其中发明专利 25 件,规划面积 6.57 平方公里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禹州(钧瓷)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成立。

关键词:民生福祉得到不断改善

    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全市各类民生支出 49.28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 84%。认真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三年攻坚计划,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高考一本上线率提升 2.3 个百分点,2 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3 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挂牌运行,市人民医院获批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市中医院晋升国家三级中医医院。瓦店遗址、白沙宋墓、钧台窑遗址、神垕钧窑遗址等 4 处考古遗址入选“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瓦店遗址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坚持防汛工作“金标准”,成功抗击“7·20”特大暴雨灾害;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同时,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政府债务、企业财务等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安全生产持续平稳,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全市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五年硕果累累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知重奋进谋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关键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全市生产总值从 2016年的 597.8 亿元提高到 903.8 亿元,年均增长 7.1%,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向着高收入地区行列稳步迈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9.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7.7%。连年保持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工业等百强县(市)称号,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关键词: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主导产业调整为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三大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从散到聚、主导产业由多到优的突破。主导产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9.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 30%、47.1%。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从 2016 年的 217.6 亿元提高到 375.4 亿元,年均增长 7.9%,成为拉动增长、扩大就业的生力军。三次产业结构从 2016 年末的 4.8∶58.8∶36.4 调整为 3.8∶54.7∶41.5。

关键词:城乡面貌展现新颜值

    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52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 2016 年末的44.36%提高到 52.0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支持禹州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成为全省战略。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标准谋划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 320 个,改造老旧小区 79 个,启动实施棚改项目 17 个,建设城市地下停车场 7 处;郑渝高铁禹州站建成投用,禹州迈入高铁时代;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 2685 公里,所有村庄公路通达率达到 100%。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成营造林面积 51.3万亩、矿山生态修复面积 4.9 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 274 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3.24%。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首场硬仗,荒芜宅基地“一宅变四园”模式在全省推广,禹州连年被评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市;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 3 个,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关键词: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 3 个小时,市场主体数量突破 8 万户,是 2016 年末的 2.1 倍;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生态文明、创业就业、医疗养老、财税、教育、住房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6 年末的 6 家增长到 73 家,通过国家认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 178 家,省级研发机构达到 26 家,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26个,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县级第一方阵。开放招商成效显著,累计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 126 个、总投资 565 亿元,连年荣获“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市”称号。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法国圣戈班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并实质性推进,实现了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的历史性突破。

关键词:发展福祉增添新质感

    民生支出累计完成 23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 5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到 4.4 万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3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4927 户 52143 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小康路上没有落下“一户一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本科教育从无到有,郑州轻工业大学禹州校区运行良好;接续推进基础教育提升攻坚,新(改、扩)建学校 129 所,我市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稳步推进,建成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平安禹州、法治禹州建设不断深化,我市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实现了许昌信访工作国家级荣誉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