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禹郏县委”游览记
从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禹州市区,沿禹神快速通道向西行大约三十公里,便来到神奇而古老的钧瓷之都——神垕古镇。这里地处伏牛山浅山区,镇区内东有凤翅山,西有凤阳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东西走向横亘在中部的乾鸣山把全镇分成两个狭窄的盆地。
神垕是钧瓷的主产地,因煤、瓷土、釉土等资源蕴藏丰富而名闻中原,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神垕陶瓷生产与商贸经济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是我国北方的陶瓷重镇,也是禹州、郏县、汝州三县市交界处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这里交通便利,地势险峻,城寨及街道沿着肖河两岸呈带状分布,约4.2公里,晋商马帮云集,医师匠人齐聚,俗称“七里长街”。因此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一个因钧瓷而享誉世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是中共禹郏县委、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当时面对日寇的入侵,家国破碎,民不聊生,神垕人民挺身而出,积极参与到河南人民抗日军的队伍中,英勇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5年3月下旬,由司令员皮定均、张才千率领的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第四支队配合,发动“禹西战役”,攻克禹县顽军席子猷部10余个据点,毙伤敌人100余人,俘获70余人,解放以神垕为中心的禹西大片土地。曾在此作威作福的敌人不甘心失败,出动禹县、临汝、宝丰、郏县、襄县五县日伪军5000余人进行反扑。
由司令员张才千、刘昌毅率领的河南人民抗日军第四、第六支队在神垕地方抗日武装力量的配合下,在乾鸣山祖师庙附近设下口袋阵,打得敌人狼狈逃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解放了以神垕为中心的禹西地区。为巩固抗日民主胜利果实,豫西抗日先遣队于七月在神垕成立中共禹县、郏县县委及抗日民主政府。
此院落位于老街中段,是一座传统明清时期民居院落,建宅豪华、格局规整、规模庞大,总体建筑格局为前店后寝二进四合院建筑。走进这座庄严肃穆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大院,望着屋檐上栩栩如生的浮雕,让我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厚重。
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硬山抬梁式,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现存厢房、过厅和上房等7所古建筑,且保存较好。其厢房、上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脸开窗;过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出前檐,使飞椽,后部用木柱两根,两柱间置木扇屏,上部置素面走马板,后使单步梁,其屋内均方砖墁地。
“中共禹郏县委”重建于2016年,分为抗日英雄展馆、作战指挥部、抗日历史展馆、皮定均将军起居室和元丰钧窑艺术馆。东西厢房为当时的警卫室和办公室,现今屋内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武器、军功章等物品。正厅为当时的作战指挥部,是当时豫西抗日根据地革命武装制定作战计划的场所,后院的主房是当时重要会议召开和抗日将领起居的场所。
纪念展馆里一张张充满战斗故事的图片和一篇篇革命文献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件件带着历史沧桑的文物和一段段翔实的解说记录着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观之令人震撼。
革命先辈的事迹,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为人们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深情地爱祖国、爱人民。
中共禹郏县委旧址于2018年被中共禹州市委组织部授予“禹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是研究禹州抗日战争的重要史料,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让他们接受红色洗礼,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并以奋斗之豪情,奏青春之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