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水墨”扒村瓷烧制技艺

    扒村瓷烧制技艺是以“白地黑花”瓷为主的北方陶瓷烧制技术,始于唐代中后期,盛于宋、金时期,金末窑场衰落,元时兼有烧者,明清时移至禹州钧台窑、神垕窑烧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小规模恢复生产,2000年后,上规模的生产开始恢复,如今,较具规模的窑场共有三家,作坊十几家,从业人数几十位,主要以陈设类艺术陶瓷为主。

    扒村窑位于禹州市北部的浅井镇扒村,此中心窑场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全国北方最大的古窑遗址之一,扒村瓷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扒村瓷技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加工、胚胎制作、装饰绘画、入窑烧成四大步骤。生产工序较为繁多,大致分为:采矿——加工——制坯——凉坯——修坯——晒坯——药碱——绘画(花鸟、图案、人物、诗词)——施釉——阴干——装窑——烧成——出窑拣选等十多个环节。
    以扒村瓷为代表的磁州窑系“白底黑花”瓷烧制技艺在南宋时期因战乱随窑工传于南方,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全国文博界专家历来就有“黑花开罢青花开”之形象比喻。目前扒村瓷的产品以陈设类艺术品为主,除传统的造型以外,茶器、花器、香器、酒器、宗教用器较多。绘画形式多种多样,借鉴、国画、油画、木刻、石雕、剪纸、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扒村瓷以瓷上绘画为主,装饰内容涉及美术、书法、民俗、宗教等,体裁以人物、动物、文字、花卉等为主,技术难度较大,专业性极强,所以人们称之为民间生活的影像,历史传承的活化石,文化艺术表现的瓷质书本,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但因其工艺繁杂,技艺要求较高,技术工人培养周期长、受工业化冲击等原因,目前仍是后续乏人,亟待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