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敏:乡村振兴的“擎旗兵”
“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村级)示范单位”“全国文明村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许昌市燕振昌式好书记”“禹州市美丽乡村”……在这一连串耀眼的荣誉背后,是颍川街道寨子社区党委书记洪志敏三十年如一日, 实施乡村振兴、带富一方百姓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他“群众想的就是我要干的”的诺言。
生态宜居让社区美起来
“志敏啊,咱啥时候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住上楼房啊?”1992年,洪志敏刚刚当上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老少爷儿们就经常这样问他。
在当时的寨子、郭庄、五里堡三个自然村里,平房瓦房高低不一,大街小巷坑洼不平,虽然禹州市的“商贸大世界”已经建在了村子的地边,可一路之隔,城乡差别巨大。
怎么能尽快地融入城市,让寨子村搭上城市发展的快车呢?洪志敏等上了禹州市区东扩的机遇。但是,怎样开发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群众的利益,这才是洪志敏最操心的:“零敲碎打地开发,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这样的事决不能再发生了!”
他顶住各种压力,引入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恒达集团整体打包开发,并做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全过程公开,把党支部建在一线,创造了17天“零信访”拆迁604户住宅、74个厂院的“颍川速度”“寨子模式”,让社区1000余户居民全部搬上了电梯房和住宅楼。
如今的寨子,早已找不到农村的痕迹,成了禹州城东最漂亮的一个区域。宽阔的街道、高档的小区、河边的游园、繁华的市场,社区人口也从4000多增长到了30000多。“没想到就这10多年功夫,咱寨子就从农村变成了城市,家家住上了高楼,这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啦!”居民连建伟说。
产业兴旺让群众富起来
“志敏,这地征了、厂扒了,你可得让老少爷们有饭吃啊!”棚户区改造开始后,该村70多家企业就全部关停拆扒,群众都眼巴巴地看着洪志敏。而他也把如何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放在了第一位。
城市发展是大方向,决不能守着小企业挡住路。洪志敏和党员干部们带头拆掉了自家价值上百万元的企业,保证了全村的整体开发。
群众没了土地,更得保证有收入。洪志敏多方奔走,与开放商据理力争,在每户群众都分得安置房的同时,还为每个家庭分配了临街商业房。群众既可自己做生意,也可以出租收租金,确保每户居民每年都有人均3万元以上的收入。
群众收入有了保障,更要发展集体经济。洪志敏紧跟城市发展,及时谋划转型。在集体留存商业门面房之外,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恒达集团合作成立了社区红色物业公司,开展智慧小区APP服务平台,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300余万元。“没想到咱这过去拉架子车的,如今家里人也办起公司,当上了经理!”许多居民都高兴地说。
乡风文明让居民乐起来
社区美了,居民富了,更需要人人文明。
洪志敏坚持社区的所有重大事项决策都公开公正公平,让居民监督,让群众放心,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社区啥事都明明白白的,咱还有啥不满意呢?”居民们都这样说。
要让群众满意,就得让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每年春节,社区都为困难党员群众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每年为全村53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30余万元,为全村群众缴纳养老保险金22.9万元,缴纳医疗保险金10万元。
洪志敏注重树立学习榜样,传承好的家风,弘扬文明风尚。每年“三八节”,举行隆重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婆媳”的评选表彰大会;每年9月举办励志奖学仪式,为考上本科以上院校的大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把社区30名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营造了家家比学习的良好学风。
42岁的居民张木峰幼年丧母,2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的父亲和智障偏瘫的伯父,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孝善,荣列2017年10月“中国好人榜”,成为社区榜样。
在社区第六网格,每个月的5日都有“学雷锋”志愿者为居民义务体检和理发,这让每月都有“雷锋日”。
每天晚上,社区宣传队、腰鼓队、广场舞队、太极拳队的队员们,都会来到广场上和游园里,开心地唱着跳着。“买房来寨子算找对地方了,社区没把俺当外人啊!”90多岁的杨老太说。
“乡村振兴不仅要‘面子’,更要有‘里子’。社区美了、群众富了、产业兴了,更得文明向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就是我们乡村振兴的最好追求!”寨子社区党委书记洪志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