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有何不同?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提非遗传承人,今年文旅部已经评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也已评定五批,共3068人。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往往还有一个名头,那就是“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二者都是对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最高认可,但其实大有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即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着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艺、技术,并且有很高水准,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
而工艺美术大师出现的历史更久,内涵则要简单一些,它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一种荣誉称号。具体来看,二者有以下几点区别:
主办单位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之分,这里从国家级传承人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进行比较。
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例,其评选单位是文化部,也就是由今天的文化和旅游部来进行评选。
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最早是1979年起,由轻工业部每四年组织评选一次,后分别由发改委和工信部主办过一次,在2013年国务院决定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开始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可见,在2013年之前,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具有政府性质的,而在2013年之后,其评选已经由社会组织来进行。
评定范围不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各种口头表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非遗传承人评选便是以上各种艺术、民俗、文学等形式的传承者,传承人的范围可以说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非遗传承人传承的可以是戏曲、曲艺、口头文学等多种文化形式,而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仅定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选取其技术高超、有一定造诣的手工艺者,向其颁发这一称号。
评定目的不同
非遗传承人的评定是为了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和保护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而也具有法律规定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义务。目前,文旅部已经认定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央财政还会给予其每人每年2万元的传习补助,用于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活动。
而工艺美术大师则是一个荣誉称号,是为了鼓励传统技艺创新与产业发展而设立,因而最初负责评定的单位是轻工部,后来则是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工艺美术大师目前相对评定的人数更少,1979年至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已进行了7届评选,认定533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但它仅是对这些匠人们高超技艺的认可,并无其它义务性的要求。
虽然工艺美术大师更早评定,非遗传承人只是新生的概念,但后者已深入人心。因为“传承人”三个字,体现的不仅是对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其背后文化的重视,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理念不断提升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