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论 保护全市森林资源
国有禹州市林场位于我市西北部,下辖四个分场、一个管护站,分布在鸠山、苌庄、浅井、方山、磨街、神垕等乡镇,经营国有林面积7万多亩,对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市林场建场60多年来,始终发扬当年“治山治水”的优良传统,一代接着一代干,从没有停下治山造林的步伐,在几代林业工人的精心管护下,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得郁郁葱葱,形成了我市西北部一道绿色屏障。
自“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国有禹州市林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大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为人民群众带来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推动林场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林长制”,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建立健全乡、村两级林长体系。乡级林长由国有林场场长担任,副林长由国有林场其他班子成员担任,村级林长由分场场长担任,各级林长实行分区(片)负责制和层级管理。下级林长对上级林长负责,上级林长对下级林长进行指导、监督、考核。通过各级林长带头巡林,及时发现和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高质量推进林长制工作,以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管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为目标,以强化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为核心,为建设“工业强市、文明新城”、打造中等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防火队伍,制定了森林防火预案,总场与各分场、管护站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一旦接到火警立即按照预案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抓火源管控,盯紧看好重点路口、重点部位、重点林区,坚决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做到山有人护,林有人看,责有人担,全面打造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的护林防火网络,为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提升园区管理水平,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进一步完善了《禹州市森林植物园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不断提升园区综合功能和森林植物园管理水平,对植物园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详细的分类管护标准,把整个植物园划分为东、西、南、中四个管理区块,重点从景观打造、卫生保洁、秩序维持、设施维护、水系调蓄、安全保卫等方面入手,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形成各层级、各专业衔接顺畅,各部门无管理死角的管理网络,持续提升景观质量。通过对植物园进行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形象和环境水平,让植物园的景色更加绚烂多彩,为市民健身休闲带来赏心悦目的新体验。
加强基层场站投入,全面建设现代化林场。对各分场、管护站的办公环境、营林设施、管护设施进行完善,购置巡护车辆5台,巡护摩托20辆,远程监控设备1套,扑火设备、工具1500套,各分场、管护站和19个护林点全部实现水、电、路、通讯四通。推进生态保护、营林生产、巡护检测等设备设施现代化,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数字网络,提高林区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服务意识,助力乡村振兴。对古城镇桐树张村、小靳庄村、常庄村三个村庄的街道进行绿化、美化,共栽植栾树、红叶李、百日红等苗木850余株,村容村貌得到了提升,为当地村民打造了优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先后派出3批人员支援寺后王隔离点,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坚守疫情防控卡点、到三里社区检查商户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对园区和小区的消毒工作,要求进园的游客必须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入园区,同时通过广播、微信群、志愿宣传等途径进行防疫宣传,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景区广泛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等志愿服务,引导游客恪守文明行为规范。同时对植物园基础设施、引导标识、环卫设施、公共休憩设施等进行完善,全面提升园区综合功能,并到分包路段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打造“文明风景线”,捡拾周边垃圾、帮助行人解决问题、指挥交通,对逆行、闯红灯、乱丢垃圾等行为进行引导劝阻,引导广大市民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