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医杂病,莫忘蛤蟆草
“蛤蟆草,皱巴巴,煎鸡蛋,治痄痧……”每每哼唱起这支拙朴的乡谣时,我就想起故乡荒野上一株株青秀茁壮的蛤蟆草。俗话说“小方医杂病”,前两天内弟的痔疮犯了,他打听到一个小偏方,用蛤蟆草煮水,连熏加洗效果甚佳。内弟住在城里,找了几天都没找到蛤蟆草,便打电话给我,让我在郊外散步时帮着找找。这事儿容易,我在郊外的水沟旁发现了一大片蛤蟆草,挖了一袋子给他送去。
蛤蟆草在乡间很常见,多生于山坡、路旁、沟渠边、低洼处。蛤蟆草的学名为“荔枝草”,这名儿虽然好听,但它一点儿也不像荔枝,与荔枝也没有什么联系。它肥厚的叶片表面凹凸不平,皱皱巴巴,有点儿像癞蛤蟆的疙瘩外皮,从而得名“蛤蟆草”“皱皮草”。这种野草很耐寒,即使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它也能顽强生长,透出青翠鲜绿之色,故又名“雪见草”“过冬青”。蛤蟆草生得有点丑,乡里人不怎么拿它当回事,春天常采来喂猪,所以它还有个名字叫“猪婆草”。
古人很早就认识了蛤蟆草的用途。清代赵学楷在其著作《百草镜》中,对此草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叶深青,映日有光,连有锯齿,叶背淡白色,丝筋纹辍,绽露麻累,凹凸最分明,凌冬不枯,皆独瓣,一丛数十叶,点缀砌草间,亦雅观也。”赵学楷的兄长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详细载录了这种草。清代王士祯还在《香祖笔记》里记述了用此草治痔疮的小偏方,称“便后以甘草汤将痔洗净,后用五倍子七枚、荔枝草二两,砂锅煎水,熏洗之即愈”。蛤蟆草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之功,可内服外用,对于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有很好的效果。
我对其貌不扬的蛤蟆草特别有感情。小时候,有一年春天,我得了一种名叫“蛤蟆瘟”的怪病,腮部肿胀,头痛烦躁,还吃不下饭,十分痛苦,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流行性腮腺炎。母亲从野地里采来一把蛤蟆草,清洗干净,用它和鸡蛋同煮给我吃,吃过几次后,症状渐渐消失。我们兄妹偶有嗓子发炎、咳嗽不止,母亲也常用蛤蟆草加上自家院子里种的薄荷、紫苏,再从厨房找出陈皮、生姜,一起煮水让我们当药茶连续喝上几天,嗓子舒畅了,也不干咳了。丑丑的蛤蟆草,给年少的我留下了温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