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钧瓷之魂 守护钧瓷传统烧制技艺

天降祥瑞

龙行虎步

天禄貔貅

    以柴烧工艺为主,钧瓷的中国传统色到底有多美,举几个色名就能让你沉醉:天青、月白、祭红、梅子青、茄子紫、海棠红……这些提取于钧瓷的人间绝色,不仅名字美到令人心醉,而且承载着国人独一无二的审美。
    为探寻我国钧瓷传统柴烧工艺,他坚持每月四窑、一周一窑,以求烧制出只有文献中才有记载的钧瓷色,他是一个作品比人物还要出名的现代钧瓷烧制艺人。他就是钧瓷界的后起之秀——“80后”钧瓷艺人李朝斐。
赏瓷、焚香、品茗
一身雅气的传统钧瓷艺人
    近日,笔者驱车来到位于禹州神垕古镇的李朝斐的窑厂,此时李朝斐正准备起窑。
    “你们来得真是时候,来,和我一起见证柴烧钧瓷的开窑。”看到友人前来,李朝斐一边招呼友人,一边邀请大家和他一同见证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李朝斐扒开已被柴火烧得发白的窑口,窑内的余温扑面而来。他戴上准备好的手套,满怀期待地从窑内抱出一件件钧瓷。“80后”钧瓷艺人李朝斐虽然是钧瓷界的后起之秀,但每次起窑都让人充满期待。
    “这件钧瓷器型还不错;这件钧瓷不行,都流釉了;这件钧瓷釉质温润,釉色可以……”在接连开出几件不错的钧瓷成品后,李朝斐一边交代工人小心起窑,一边带领大家来到他的钧瓷展厅。
    “大家先欣赏一下我近期的柴烧作品,我给你们沏上茶,一会儿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话音未落,李朝斐已点燃一根檀香,插于茶几一角,然后熟练地烧水、洗盏、沏茶、泡茶。
    檀香的袅袅余烟慢慢地扩散至整个展厅。笔者环绕一圈儿发现,李朝斐的作品以炉钧为主,浑朴敦厚、含蓄内蕴,具有更多色彩的流动感,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真正体现了钧瓷的釉色之美。
探寻、追根、溯源
遵循传统烧制工艺的艺人
    香焚半截,茶已入腹。在攀谈中,笔者对李朝斐有了初步了解。
    李朝斐自幼受钧瓷文化熏陶,16岁开始跟随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建峰学习钧瓷配釉、和泥、灌浆、拉坯、塑型和烧制技艺。李朝斐的作品造型一般为瓶、罐、钵、洗等器型,似有画师点缀,实则全凭炉火变化,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把人的理想放在炉火中窑变,将四季自然景观在炉钧中再现。
    在众多钧瓷艺人中,李朝斐可以说是全面人才。从业以来,他始终认为,历史沉淀下来的柴烧工艺,才是钧瓷烧制技艺的精髓。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李朝斐说,这两句诗是咏瓷的千古名句,讲的是九秋时节窑外一片荒凉,但开窑瞬间窑内青重翠叠、光彩夺目,烧窑工匠的精湛技艺使得千峰翠色尽在窑中。
    这虽然只是文献、诗词中的记载,却让无数钧瓷艺人趋之若鹜。为探寻该诗所讲瓷器的精美,追根溯源再现其真象实写,李朝斐始终坚持传统柴烧工艺,每月四窑、一周一窑。
    “俗话说的钧瓷烧制‘十窑九不成’,便是形容柴烧工艺的不可控。但就是这种不可控,造就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李朝斐说,在坚守钧瓷传统柴烧工艺的同时,他追求自然窑变,突出柴烧特色,为的就是使作品的形、釉及工艺标准更具历史艺术性和古代审美特色。
传承、发展、弘扬
守护民族之魂的钧瓷艺人
    提及钧瓷烧制技艺,李朝斐介绍,如今,钧瓷烧制技艺大致可分为柴烧、炭烧、煤烧、气烧、电器烧等。其中,柴烧最为古老,对窑温的控制也最为苛刻。
    “柴烧工艺窑口升温慢,烧制时间长,升温曲线难以控制。”李朝斐说,就拿当天的这窑柴烧钧瓷来说,眼看差20℃就该停火了,结果温度上不去,他添了一次柴,窑内温度瞬间降了将近100℃,又烧了将近7个小时。
    不少人问李朝斐,他这样烧制钧瓷虽然烧的是柴,但烧的也是钱和匠人的精力,花费这样巨大去追根溯源,值吗?“值!”李朝斐的回答每次都一样。
    在李朝斐看来,柴烧火焰绵软柔长,烧成速度虽然缓慢,炉温也不容易控制,但所出钧瓷更加精美,釉质温润如玉、釉色丰富多彩,而且胎质精纯、松软细腻,叩之声圆润悦耳。
    “钧瓷坯胎经过1300℃高温淬炼,造就了一幅幅神奇的图画,钧釉流淌在钧瓷坯胎表面,犹如为其铺下了一张恣意泼墨的‘宣纸’,让炉火随意‘落笔’,从而窑变出天人合一的绝妙作品。”李朝斐说,钧瓷的艺术美是通过神奇的窑变获得的。它不同于人工的绘画雕刻艺术,具有特殊的古典美,使人感到瑰丽。
    “柴烧这种钧瓷传统烧制技艺在我国传承了千百年。作为一名钧瓷艺人,我生在禹州这片土地上、长在禹州这片土地上,更是在此积累下无数柴烧工艺经验和智慧。传统钧瓷烧制技艺作为一种文化自信,我们应该让其在华夏文明的土地上延续下去。”李朝斐说,钧瓷烧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钧瓷艺人最浪漫而厚重的礼物。守护传统钧瓷烧制技艺就是在守护非遗,守护一个民族的魂、钧瓷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