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生活的“甜野”情书
无情成荒漠,草木不长;有情成江海,万物滋生。
《有情》是江西上饶女作家宋亚萍写给生活的情书,不是一页,不是一封,是一本。套用一个网络新词,《有情》“甜野”,野性而纯真,率性而温情。
有心生活,有情记录,有爱流动。《有情》,把带有体温的文字触角探入生活内部,采撷亲情的花朵、自然的露珠和尘世的光亮,奉献给热爱生活或忽视生活的人,让热爱者因此更加深爱,让忽视者从此懂得珍视。
《衷情》是内心之情,这个系列聚焦亲人,贴近,亲近,带你走近亲情世界。母亲、父亲、孩子、舅舅、故乡……她喃喃细语,娓娓倾诉,细细描摹,深深呼唤,轻轻落笔。
《嗨,母亲》:“她一生只维系了一件事情,牵挂每一个孩子。”《愿做您的眼》:“您的小呼噜时断时续的,您翻个身子,小呼噜消失一会,过一会小呼噜又冒出来。或说,是您在睡梦中放着一群牛羊,从山坡的一端跑向另一端。小呼噜也是您种下的蔬菜嫩芽吧,一片片一朵朵在您的梦中开了花。”《颤动的手指》:“舅舅的右手用筷子夹着一块米糕、一只炸虾,当他的右手停顿在桌上,夹着的米糕或者炸虾无一例外地在筷子的夹击中开始微微舞动……舅舅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乃至整个右手都呈现出一种无风自舞的状态……”《轻轻地喊你的小名》:“再回到故乡,我要轻轻地喊出每一座山峰的小名,好比是在异乡途中,忽然有一个乡音喊出了你的小名,回头刹那,你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不断变换角色,以女儿、母亲、游子等身份,像探照灯一样照见人生的喜怒哀乐,像显微镜一样放大生活的细枝末节,像记录员一样呈现那些动人心弦的烟火日常,她追踪陌生学子的身影寻找儿子的影子,她大声喊叫母亲的名字……本色纯真的出演,让心底的情感借助白纸黑字声声唤出,一不小心就会让你的眼眸和心湖泛潮。
《寄情》是寄托之情,这个系列关注自我之心、自然之美、季候之变、偶遇之人,热情,共情,带你触摸世情的脉搏。她《在有限的时光里》致自己:“我伏在岁月冷静的镜面上,与不同时期的一个个自己相顾相拥相怜相爱,如坠万花筒,缤纷旋转,定格出此刻场景:日子喧嚣,内心繁花。”她在《聚拢在一个寻常早晨》写聋哑缝补匠:“他朝胖女孩咧嘴笑,指指太阳,指指自己:晒热了,出汗了,热得脱帽子了。”她在《异域灵魂曾进驻过我的身体》观察舞者:“似有水花一直缭绕着她的身体,在臀部一直冲击泼溅,水花的动静大起来,震颤到了腰部……在胸部,这股力量扩散开去,形成电波,起伏动荡……”她在《丝琴拨弦 雪客迎春》托身白鹭:“有没有一种可能,白鹭就是我们的前世和来生,它们快意江湖,钟爱这春野浩荡、这人间乐土,百读不厌,它们是在替我们一遍遍巡视察看,替我们绵延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挚爱”……
我尤其喜欢她在《春风三笔》中展现的热情蓬勃和炽烈想象:“春风投掷三笔,一笔描花,一笔摹叶,一笔添香。花先于叶,早一步说出对尘世的万千喜爱。叶胜于花,婆娑起舞,翩跹缱绻。正是这春满人间的彻骨芬芳,这尘世值得我们反复留恋,倾心热爱。”她就是红尘里这样的一缕春风吧?走村串野,穿街过巷,跋山涉水,把心中的温暖传递给山山水水、枝枝叶叶和人人事事,让人们随她一起《振翅山水间》,借《一束春光》《与一朵油菜花惺惺相惜》,感受《水田温暖》,看《丝瓜出篱墙》,体味《一个真苹果的味道》,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尘情》是虚构之情,这个系列注重内心思考,以小说形式观照尘世。你不必受篇名蛊惑,《枯荷之偈》《火棘》《双面》《黑》,看似无力、无助、无语或无常,但她文字的内核是爱,依然传导温暖和力量。《黑》不惜笔墨抒写一个人的至暗时刻,但结尾依然绝处逢生。她想告诉每一个人,黑暗是光明的窗,绝望是希望的钟,人逢绝境也会像瀑布一样跌宕飞扬。
我似乎在《不如来饮酒》中看到一个野性而纯真的宋亚萍:“我不为任何情绪而喝,我只为美酒而饮。路遇好景,不妨缓行。路见佳人,闻风相悦。且尽杯中酒,敬天地,敬过往,敬朝阳,敬月光。我所求的只是希望通过眼前这一杯薄酒,与自己释怀。”《有情》,是她写给生活的一本情书,也是她用文字酿造的一坛佳酿,献给尘世,致敬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