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与方山的渊源
说起方姓的起源,与许昌的一座山有很大关系。在禹州西20多公里处有一座山,名叫方山。据史料记载,方雷氏因功受封于方山得方姓之后,氏族发展迅速,很快成为强族。
先秦时期,方姓人分布于河南一带,默默无闻。直到西汉末年,他们逐渐东迁,在安徽形成望族。唐朝时,便已有方姓人定居海外。他们的根,都在河南。
方姓与方山有何渊源?明代大儒方孝孺的后辈为何在方岗镇建起一座“还桥”?跟随笔者一起来探寻方姓的故事吧!
姓氏溯源
方姓起源于禹州方山
方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其发祥地是今许昌禹州的方山。
“在古时,方山被称为‘上方山’,在方山之尾的方岗镇被称为‘下方山’。如今的‘下方山’方姓人口众多,仅方东、方南、方北三个村就有五六千口方姓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方姓委员会执行会长方成卫说。
下方山保存有自原始渔猎时代迄于近世的方氏先人聚居遗迹“晚衍沟”及方氏祖庙、还桥等明清古建筑。
据说方姓的始祖方雷氏是炎帝八世孙帝榆罔之长子,在黄帝讨伐蚩尤时立下赫赫战功,因此深得黄帝的信赖。于是,黄帝打败蚩尤之后,便把方雷氏封在了离自己很近的方山。方雷氏和他的后裔便以封地为姓,始得方姓。
我国最早的姓氏书籍、战国史官编撰的《世本》和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姓氏篇》,都说方姓是“方雷氏之后”。方雷又称雷、雷公。《辞源》称:“雷公,传为黄帝之臣,善医,司雷之神。”《春秋命历序》说,炎帝约在520年的时段传承了8代,其八世孙帝榆罔的长子就是雷,因功封方山,所以称方雷。方雷的后代以山为氏,形成了方姓。
唐人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一书还记载:“周大夫方叔之后,以字为氏,望出河南。”方叔是周宣王时期的贤臣,曾率兵北伐猃狁、南征荆蛮,立了大功,其后代以其字为氏。所以,方叔也是方氏的始祖之一。
纵观方氏各地的宗谱,无论河南禹州方氏、固始方氏,或是湖北孝感方氏、安徽歙县方氏、辽宁温阳方氏、台湾方氏以及菲律宾方氏、马来西亚方氏、新加坡方氏等,几乎都有“源自方雷”“郡望河南”或“河南堂”的记载。这说明,以方雷为始祖的方氏占绝大多数,而且其祖根就在今河南禹州。
现在全国叫方山的不止一处,怎么确定方姓的发源地就是禹州的方山呢?黄帝部落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河南禹州北部、新密东南部和新郑西南部交界一带,其中尤以禹州北部为主。方雷封邑的方山属嵩山余脉,在禹州市西部方山镇境内,与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活动的中心地带具茨山相连。从地理位置看,黄帝把方山分封给帮他伐蚩尤立了大功的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近年来,禹州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着力于方氏文化的研究与交流,先后邀请省内外姓氏专家对方山遗址、出土文物、碑文碣片、姓氏专著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证,确定禹州方山就是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方氏的发源地。
禹州的方山作为方姓的发祥地,已经为海内外广大方姓宗亲所认同。早在1986年,就有来自新加坡、韩国的方氏族人,专程到禹州方氏祠堂寻根拜祖。1999年7月份,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组录制的《方姓及其由来》专题片在海内外播出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专题片明确指出河南禹州的方山是方姓的祖根。
后裔迁徙
唐朝时,已有方姓人定居海外
据《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一书记载:当代方姓人口已达到43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6%,居全国大姓第62位,主要集中分布在安徽、河南两省(约占方姓人口总数的34%),其次分布在浙江、辽宁、江苏、福建、云南五省(约占方姓人口总数的31%)。
方氏得姓之始,有相当长的时间在中原地区迁徙繁衍,形成了洛阳、固始等地的方氏望族,并逐渐向山西、山东等地扩展。
夏、商时期,方姓人在山东半岛建立了一些部落小国,被称为“方夷”,逐渐强盛起来,成为商朝的大患之一。商王武丁曾多次发兵讨伐方国。直到商末,方夷仍有一定的势力。周朝建立之后,部分方姓人归顺了周朝。
从这一时期传说中的名人,也可以看出方姓人是比较活跃的:方雷之女嫘祖,传说是黄帝正妃,教人植桑养蚕;方雷之子方明,传说为黄帝驾车,被列为“七圣”之一;“神仙”方回,传说被尧帝列为“七友”之一;方越,传说曾协助大禹治水,夏启时掌管豫州;方亦,曾助周武王伐纣;方叔,曾受周宣王之命北征猃狁、南伐荆蛮,屡立赫赫战功,受封食采洛邑(今洛阳市),被称为方氏另一始祖。在商朝之前的方姓名人,虽然都是传说中的人物,却都赫然记录在各地的方氏宗谱之中。
方氏大规模向东南部迁徙,是秦汉以后的事。西汉末,方姓族人东迁至安徽,逐渐形成望族。
唐朝时,方姓人分布于中原、华东和江南各地;宋朝时期,方姓人则主要集中在福建一带,同时,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地,也是方姓人的聚居地。
宋元之际,有方姓人为避乱迁至海南。到明朝时,方姓人口形成以浙江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格局。
唐宋以来,方姓在继续南衍福建、广东、海南的同时,又北播河北、东北乃至朝鲜。唐高宗总章年间,河南方氏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去福建漳州开发的。同一年代,翰林学士方智(字月峰),于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薛仁贵东征朝鲜,灭了高句丽后,留下来传播华夏文化,即所谓“解九经,倡绝学”,后退居尚州芬达七郡,“教授生徒而终”,其后裔即成为今朝鲜的方氏。这是韩国《温阳方氏族谱》记载的。
名人故事
一座“还桥”诉说方孝孺的故事
禹州市方岗镇的方东村与方南村之间,有一处以方氏祖庙为中心的古建筑群,俗称“大庙”。庙门前有一座青石桥,被当地人称为“还桥”。还桥建于明代,是方孝孺罹难后,他幸存的侄辈逃回方岗后修建的。取名“还桥”,表示回归之意。
方孝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浙江宁海人。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幼时聪慧过人,5岁就能作诗。乡里称他为“小韩子”,将他比作唐代的名家韩愈。
方孝孺15岁时,父亲方克勤出任济宁知府,他随父赴任。方孝孺的才华被建文帝朱允炆赏识,于是,他开始一路升迁。但是,方孝孺的命运在燕王朱棣即位后发生逆转,他成为有史以来被“灭十族”的唯一一人。
相传,明太祖死后,燕王朱棣谋反攻入南京。文武百官都投降了,唯独方孝孺不降。朱棣命他写榜文诏告天下:“燕王为保护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而方孝孺却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字。朱棣大怒,问他:“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则答:“灭十族又如何?”燕王听罢,说:“好!我就灭你十族。”有史料记载,气急败坏的朱棣将方孝孺的老师、学生当做“第十族”,一并诛杀。在这起案件中,共有873人被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的有数千人。自感不能活命的方孝孺的妻女,也先后自杀。
位于方岗镇的还桥据说是方孝孺幸存的侄辈逃回方岗后修建的。之所以说“逃回”,是因为方姓祖根在禹州。因方氏后裔至此凭吊先祖,悲思方族苦难,每每泣不成声,还桥又名“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