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田里好风景

分拣菊花。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火龙镇后董村菊花种植基地却是花意盎然,朵朵菊花竞相绽放,成为了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田书记,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然现在我们也只能看着田里的菊花干瞪眼,不知道怎么办呢!”后董村菊花种植大户晋广涛拉着镇纪委书记田松展的手,感激地说。
    晋广涛是后董村菊花种植大户,今年种植的近200亩金丝皇菊和杭白菊喜获丰收。但由于今年全国各地菊花种植面积的增加,加上疫情原因,前来收购的客商比往年少了不少,菊花的销路成了难题。丰产的菊花代表着丰收的希望,可在销路面前,丰产却成为一种压力。看着田地里盛开的菊花,晋广涛和村里其他几户花农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没有客商来收购,现有烘干设备数量有限,天气也越来越冷了,不赶紧采摘的话,菊花就烂地里了,这咋整啊?”面对前来走访了解情况的镇纪委书记田松展,晋广涛满面愁容地说。
    近年来,在火龙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后董村、郭楼村、瓦店村、龙东村等几个村将原有零散种植的药用菊花种植集中起来,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发展菊花特色种植。目前全镇共种植菊花七百余亩。其它村是否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田松展带领镇纪委的同志们又到其它几个村走访,发现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设备不足、销售难等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让花农丰产有丰收。”田松展将收集到的问题汇总整理后,立即向镇党委反映。
    该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一方面联系收购商,一方面联系烘干设备。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联系到几个外地的收购商愿意过来收购菊花,并通过其它乡镇的帮助联系到了烘干设备。同时,督促村里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组织村民帮助花农采摘菊花。
    “怕你们采摘菊花的人手不够,这不,镇里专门组织的志愿队来帮忙了!”田松展笑着对晋广涛说道。
    菊花田里,志愿者们和村民们一起,伴随着醉人的花香,穿梭在花海之中忙着采摘,宛如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