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拳:传承中华武术厚重的文化内涵
这位老大爷你绝对惹不起,别看他将近62岁了,5公斤的大刀、笔直的出山棍、能开山劈石的铁鞭……各种冷兵器可是样样精通。赤手空拳也不在话下,只见他出手快、准、狠,一套拳脚功夫下来,他身边的年轻人都被吓得噤若寒蝉。他就是出生于武学世家、黄龙拳第十八代传承人——于振远老师。
黄龙拳是为健身而创的武术
从苌庄镇蜿蜒北行4公里,一处隐于深山的清秀山村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于王沟。在于王沟村的黄龙庙前,黄龙拳第十八代传承人于振远老师正和村里的几位村民练习拳法。
看到有人前来,他们更是气势如虹、大刀如龙……在短短10分钟内,他们展示了大刀、出山棍、梢子棍等冷兵器。重达5公斤的大刀被他们耍出了身若游龙的潇洒感,围观的村民连声叫好。看到大家展示得差不多了,于振远向笔者介绍起了黄龙拳的由来。
“黄龙拳又称崆峒拳、崆门拳、青龙拳,相传是轩辕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时为了健身,模拟飞禽走兽动作所创,因世人皆奉黄帝为黄龙,故称其为黄龙拳。”黄龙拳名为拳,实际上兼具了中华武术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拳脚属于徒手攻防动作,鞭、棍、刀、枪等属于器械攻防动作。
黄龙拳的主要特征为“空中有实,实中有空”,进攻时能给对方以攻而无破、防之不及的感觉。据说,该武术共有108路,但流传下来的仅有42路580式。起初,黄龙拳只有拳法,经多年不断丰富,逐渐成为包含拳脚、刀、枪、棍、棒、剑、戟等内容的综合性武术套路,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其为“黄龙拳”。
“我们村大部分人都能打上一两路黄龙拳,都是小时候跟于振远的父亲或爷爷学的。”该村村民于营库说,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匮乏,不少人喜欢通过练武强身健体。如今,能将黄龙拳全套打出来的人大多在70岁以上,主要分布在浅井镇散驾村、陈垌村、小韩村及苌庄镇的于王沟村。
照葫芦画瓢,从小学习黄龙拳
“我的爷爷于明太是黄龙拳第十六代传承人,父亲于善坤是黄龙拳第十七代传承人,黄龙拳起源于1390年左右,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于振远说,他出生于武术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扎马步,七八岁时开始学习黄龙拳。
“第一遍看着父亲学,第二遍跟着练,第三遍单独做。直到家里人看着可以了,才能练下一个动作。不可以就继续练,再学不会就打。”于振远说,由于学习黄龙拳时他的年纪小,很多动作练着练着就忘了,为此他没少挨打。
有时候,于善坤为了检验于振远是否真的下功夫学习黄龙拳了,会让他摆出其中一个动作不动,在其不经意间,用小木棍击打他的膝关节。如果膝关节弯曲了,说明他没下功夫练;如果没有弯曲,说明这个动作练得比较扎实。
“我们学习黄龙拳的目的: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于王沟村村民王建勋说,他十几岁才开始学习黄龙拳。当时,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傍晚吃过饭后,没事干的人就会在“场上”(打麦子、晒麦子的地方)学拳。“虽然每个人都有武侠梦,但真正学起来才知道练武的辛苦。我们练累了就回家了,只有于振远是下功夫学了。”
别人吃不了苦可以选择不练,但于振远不行。对于于振远来说,“场上”是训练场,院子是训练场,床榻前也是训练场。“晚上,家里老人都睡了,父亲还点着煤油灯让我在屋里扎马步,一扎就是半个多小时。”于振远说,那时候,他每天都要经历“腿像是被生生扯断一样”的疼痛,这种疼痛持续了好多年。
传承中华武术,推动黄龙拳进学校
“于老师,以您的武术功底,两三个年轻人近不了您的身吧?”
“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练武不是为了打架斗殴。”于振远说,虽然不少人对黄龙拳好评如云,但也有人质疑其动作模拟飞禽走兽,看着就比较滑稽,更别提实战性了。
于振远深知,随着时代的进步,曾经那个被赋予神话色彩的武林已不复存在。武术在和平发展的主题下渐渐趋于平淡,强身健体才是其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心里想着,于振远又打了一套黄龙拳。当他打到一个动作需要跳起转身360度时,脚下一滑险些摔倒。
“不行了,不服老不行,毕竟62岁了,一些高难度动作已经做不出来了。”于振远说。
“谁说您不行了,这不还打着黄龙拳呢!”看到村民在黄龙庙前打拳,该村村干部于红渠笑着走过来说,2011年,黄龙拳被列入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振远被评为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为传承和发扬黄龙拳,于振远提议让村小学在校内推广黄龙拳,学生们学得可认真了。
“黄龙拳被列入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得到了于王沟村村干部的大力支持。该村村小学课外活动期间,学生们全部打黄龙拳健身,黄龙拳的发展与传承也算后继有人了。”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党炜说,下一步,他们将加强对黄龙拳的宣传与推广,让中华武术厚重的文化内涵得到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