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项目为王” 有效推动企业纾困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近日,在位于西区的禹州市立医院项目建筑工地上,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冬日的严寒丝毫阻挡没有挡住工人们加快建设进度的热情。
“禹州市立医院属于河南省重点项目,是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满足城乡居民就医需求而建设的一座大型综合医院,总投资约7.1亿元,一期工程设床位600张,项目全部完工后床位将达到1200张。”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宋金辉告诉笔者,市自然资源部门及时有效的用地保障服务,为推动项目落地、合法建设创造了条件,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施工,争取早日建成、造福百姓!
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土地要素保障这个“牛鼻子”,精准研判,提前介入,全程服务,累计获得上级批准征收土地2638.893亩,依法保障了禹州市立医院、驾考中心、第六实验学校等一大批民生公益项目用地需求,做到对各类项目的应保尽保,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市从落实空间规划保障入手,坚持“把控底线、强化统筹、有保有压”原则,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布局,把相关部门谋划的交通、水利等民生重点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在此基础上,精心谋划和编制上报涉及面积5.08平方千米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保障符合土地征收条件的省市重点项目及时上报获批。 今年3月份,南水北调中线禹州沙陀湖调蓄工程项目启动后,该市全力做好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基本农田调整补划等前期工作,短短90天时间就完成了要素保障第一个环节全部事项并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时将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为下一步顺利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自然资源部门不断优化土地供应政策,调整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供应土地最低按起始价20%确定竞买保证金,成交后一个月内缴足成交价款的50%,剩余出让金允许在1年内分期缴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同时,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将出让年限由50年调整为10至20年,把所有控制指标、办证环节前置,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提起工业“标准地”出让制度,许昌金淮海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贾晓东连声称赞:“企业竞得土地后,需要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多种证照,如果按以前的供地模式,至少得半年甚至八九个月后才能开工,而现行‘标准地’出让制度大大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缩短了建设工期,让我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不仅如此,我市还不断加大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对因规划调整或补偿不到位造成的批而未供宗地,及时调整规划、落实补偿,使其达到供地条件;对因手续不完善造成的闲置宗地,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其完善各项手续,帮助其尽快开工建设;对因疫情原因造成的闲置,充分考虑企业实际困难,重新约定开工时间。
据悉,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509.51亩,处置闲置土地590.0805亩,有效推动相关企业纾困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