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局:实施“1143”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乡村振兴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精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系统的首要任务,按照“守底线、抓重点、强保障、促振兴”思路,实施“1143”工程,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守牢一个底线:紧盯重点人群,聚焦收入标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主要指标,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排查,对符合监测条件的农户第一时间识别并录入系统,第一时间开展有针对性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及时落实产业就业、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建立一个平台:拟开发建立“全市智慧防返贫监测帮扶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防返贫工作方法更精准,流程更清晰,效果更扎实,有效解决基层防返贫监测帮扶方面数据不准确、识别不及时、帮扶不到位、风险消除不精准、部门信息数据共享等问题。
    聚焦四项重点:抓好项目建设。积极谋划2023年至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建设,目前确定我市2023年至2025年项目库项目349个,资金规模59459.8万元。下一步,将根据上级下达资金及我市配套资金规模,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水美乡村建设,重点实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时序节点有序推进项目工程。抓好产业发展。按照资金总量不减要求,2023年用于产业投入不低于衔接资金总量的60%,谋划入库产业发展项目47个,资金规模21549万元。同时,督促指导每个乡镇打造3至5个产业发展示范村,每个行政村培育1至2个示范产业,53个脱贫村每村有一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抓好稳岗就业。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专项行动,提高培训人员持证率;积极搭建各类就业信息平台,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全部就业,增加困难群众工资性收入。抓好政策落实。紧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综合保障等保障事项,按时组织开展行业政策落实“回头看”及行业政策落实普查行动,确保政策落实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强化三个保障: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不断健全责任落实各项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提升业务能力。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对全市村脱贫责任组组长、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等分层分类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各类帮扶干部的能力素质。强化调研指导。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4个调研指导组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开展调研指导,层层传导压力,强化结果运用,查负面清单,揪落后尾巴,倒逼责任单位和帮扶干部作风转变、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