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父子黄龙庙

    “鲧禹父子黄龙庙”位居于城西北浅井镇境内的楼铧山南麓。时隔三年,我们凭记忆位置绕庙宇转了一圈,也没看到鲧禹父子黄龙庙的影子。原来有一家石料厂不知什么时候把整个山丘给挖平、挖没了,“鲧禹父子黄龙庙”像珍宝岛似的被保存了下来。
    我们趟过齐腰深的野草,拉扯着相互缠绕的小树和藤蔓,披荆斩棘、爬沟过崖、步履艰难的到达了目的地。
    “鲧禹父子黄龙庙”是百姓们为纪念鲧、禹父子二人而修建。站在庙宇门前看着鲧、禹塑像,四千多年前,发生在我们中原大地上的大洪水情景仿佛浮现在眼前。
    帝尧时期,我们中原一带洪水泛滥,浊浪滔天,山川丘陵到处都是汪洋一片,五谷不登,禽兽繁衍,百姓们流离失所。当时帝尧召集四岳重臣商议选拨一位有能力的人治理洪水,四岳重臣们都纷纷推荐大禹的父亲鲧前去治水。鲧当时是崇祖部落的首领,崇族部落就是在现在的嵩山一带,他是一位胸怀大志很有担当的人,他看到百姓们在连年的自然灾害中,有的被冻死,有的被饿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野兽猛禽所咬死,痛心不已,所以就很爽快地接受了治理洪水的重任。
    鲧的治水方法是以“堵”为主,就是利用修筑堤坝的方法拦截洪水,并且鲧还专门派人日夜守护住堤坝,一旦发现哪一截堤坝有隐患,哪一截堤坝有决口,他就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前去奋战,所以鲧的治水初见成效,得到帝尧的欣赏,被封“崇伯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随着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水越积越深,水位越长越高,最终有一天,堤坝被冲毁了,又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帝尧一怒之下,就把鲧流放到羽山给杀了。
    据《山海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其意思是说:鲧没有得到天帝的允许,偷了上天的息壤用来治水,这种息壤神土,随着水位的升高能够自升自长,由此,震怒了天帝,天帝就派火神祝融将鲧殛于羽山之上。
    据《归藏·启筮》中记载:“鲧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飞入羽渊。”
    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在《离骚》中赞扬鲧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其意思是说:鲧治水失败,带着遗憾、带着牵挂、带着不甘,纵身跳入水渊。在此彰显了鲧坚强不屈的英雄气魄。
    鲧死后,大禹临危受命,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回想起父亲临终时曾拉住他的手嘱咐他说:“儿啊儿!父亲我治水未平,是我终身的遗憾,我死后,你要继承我的意志,完成我的意愿,替父亲向天下百姓赎罪。”大禹想到这里,就连夜奔赴羽山,跪在父亲坟前忍不住失声痛哭,他哭诉道:“爹爹呀!您一心想治平洪水,拯救百姓,但怎奈天不佑人,连续数月的暴雨使您九年的心血毁之一旦。爹爹呀!您为了治水不分昼夜,辛勤劳累;您为了治水,不顾母亲生下我时身体的虚弱、落下的疾病,母亲她连累带病撒手离去。爹爹呀!儿子我年幼丧母,您为了治水,您就背起儿子翻山越岭,四处奔波;爹爹呀!虽然您治水未平,但您那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永远是儿学习的榜样。爹爹呀!儿子已长大成人,今天已接受了治理洪水的重任,这是您的遗愿,也是我的使命,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养育之恩,不辜负您的殷切希望,不辜负帝尧和众臣们对我的信任,踏平洪水,来祭奠您的在天之灵。”大禹说到这里便站起身来,双手一抱说:“父亲!您安息吧!”
    大禹离开羽山来到治水前线,立即召集当年跟随他父亲治水的老兵老将,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重新制定了治水方案,那就是:以疏为主,疏、堵并用的科学方法,使小水如川,大水如河,汇入大海。大禹凿龙门,开九河,他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以德垂范,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治平了洪水,统一了九州,使百姓安居乐业,群众载歌载舞。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禹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国语·吴语》中这样写道:“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罢民于姑苏”。
从这些记载中,也就是说治水的成功,归功于鲧禹父子二人,所以鲧禹都是治水英雄。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鲧的失败,就没有禹的成功。
    大家都知道,鲧和禹都是黄帝的后裔,鲧是黄帝的曾孙,禹是黄帝玄孙。黄帝的图腾叫做“龙”,所以百姓们都尊称鲧和禹为“黄龙”。
    为纪念鲧禹父子的恩德,在此修建庙宇,起名“鲧禹父子黄龙庙”。
    该庙始建无考,几经修复。据说庙前曾经立有一通石碑,由于年代久远,至今不知去向。现在庙门东侧的墙壁上镶嵌的这块石匾,是明代崇祯年间所立,上刻文字:“大明国河南开封府禹州七里都逍遥里楼铧山前,社首姜守山通领合社人等公祭,善心诚修父子黄龙庙,保佑一社人口平安,家门清吉,永为吉兆。落款是:崇祯四年(1634)七月初八立石”。庙的西边墙壁上镶嵌的这块石匾,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时所立。
    “鲧禹父子黄龙庙”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在历代百姓和浅井镇有关部门的保护下,依然矗立熠熠生辉。浅井镇文化站宋文斌站长说:“鲧禹父子为造福人类,前仆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治水精神,真乃感天动地,可歌可泣。我们将会把这段历史编入浅井镇地方史志,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庙前的这通碑是2010年,禹州夏禹文化研究会,为加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将“将鲧禹父子黄龙庙碑记”刻立于此。碑文记载了鲧、禹治水的过程与功绩,最后赋诗一首:
    不恋天庭怜红尘,父子相继定乾坤。
    水旱震灾浑不怕,甘作牺牲为人民。
    寥寥数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大禹的崇敬和热爱,也体现了鲧禹父子二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诗人臧克家先生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