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辆架子车
适逢周末,回到老家探望年迈的父母,如倦鸟归林,尽享亲情悠闲时光。
掌灯闲坐,共话桑麻。闲聊中,我无意间向母亲提到了家里那辆架子车。母亲说夏天下大雨,南头老房子围墙倒塌,架子车被埋在了里面。闻之,竟顿生怜悯之情!毕竟,这辆架子车曾为我们家的生产生活出过不少力,它还曾是我的“励志车”“加油站”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架子车是老家农村很重要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犁地上粪、收种庄稼、打场拉粮,甚至串门走亲戚,等等,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
印象中,我家那辆架子车已经很破旧了,估计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反正爷爷拉过,父亲也拉过。
1991年麦收前夕,家里原来那辆架子车因年久频修,已经用不成了。父亲到附近冢头镇会上又买了一辆崭新的、用槐木做的架子车,根据从事农活种类的不同,架子车还搭配有不同的附件,比如护椅、栅子等,这样可以拉上更多的东西,并且人能拉,套上牲口也能拉。
在我的认知记忆里,架子车就是农业劳动的象征和代言。父辈们拉着架子车下地干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刮日头晒,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过着土里刨食的艰苦生活。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干农活不多,但基本上也都亲身体验过。
伴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换,不同时节有不同的农活。春天,万物复苏,播种希望。每年春节的鞭炮声尚未散去,村庄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下烟叶苗、埋红薯母、浇麦施肥,然后整理越冬的秋地,抿烟、压红薯。
农时不等人,“三夏”最忙碌,各家各户收完麦子忙种秋。“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印象最深的是割麦、打烟、翻红薯秧,天热得跟下火一样,照样还得撅着屁股在地里劳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豆、玉米、谷子、高粱、芝麻次第成熟,收收打打晒晒,也够忙活上一阵子。收完秋天气渐凉,紧接着拉粪、犁地、耩麦子、刨红薯。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但凡干农活都离不开架子车,那时候年龄小,父母下地,经常用架子车拉着我们。
后来,渐渐大了,父亲往地里拉粪或从地里拉庄稼时,我开始力所能及的搭把手,帮助拉过梢、推过车,虽没干过多少重活累活,也深知风吹日晒的苦,干农活下力气的累,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能够跳出农门走出农村,过上体面的生活。
我的父母都是贫苦人家出身,没喝过多少墨水,也讲不出多少大道理,但有时话糙理不糙。记得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家里这辆架子车就是你的!”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新生,人生亦如此。父亲这句再朴素不过的大白话,我牢牢记在了心里。农村生活的切身感受使我发自内心地觉醒:要想改变自身处境,将来不再拉架子车干农活,恐怕只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父亲的话激起了我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原始内动力。
从小学到高中,十余年求学之路不寻常。上小学时,一次错发的奖状让我知耻后勇;初中四年,艰苦的异乡求学经历让我踔厉奋发;刚步入高中时,第一次考试的失利让我更加发奋。
多少次,每当我想在学习上懈怠时,父亲的那句话就会在耳边回响,父辈们拉着架子车下地干活的情景就会浮现在眼前。它就像一把鞭子,时时鞭策着我努力努力再努力。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1994年高考,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济南陆军学院,当我拿到大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庆幸自己多年来吃的苦、受的累、坐的冷板凳总算没有白费。自此,我再也不用担心将来拉架子车干农活了。
时间如白云苍狗,白驹过隙。仿佛眨眼之间,我已经投身军旅近30年,每次回老家探亲,都会看到那辆架子车。后来,父亲也赶时髦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那辆架子车光荣下岗后,整天闲置在大门口。过了两年,父亲嫌它碍事,干脆把架子车挂在炕屋墙上,任凭风吹日晒,岁月剥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今,我家那辆架子车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农耕文明一种珍贵的时代记忆。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却不单单是一辆普通的架子车,它更是一辆动力车、励志车,时刻激励着我不忘初心,珍惜拥有,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