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遗址是钧瓷历史的见证
我们在向人们介绍钧瓷时,常常会以“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来彰显其地位。那么,什么是宋代五大名窑,其说法又有什么来历呢?
“五大名窑”一词的出现,最早源自明朝宣德年间吕震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该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的语句。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一书中,也有“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谓柴、汝、哥、钧、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
后人因柴窑只闻其名,鲜见传世品,也未发现窑址而很少提及。更关键的是,钧、汝、官、定、哥均烧造于宋代,并且都为宋室宫廷烧制过御用瓷。其中钧、汝、哥、官瓷都有专门的官窑。定瓷虽为民窑,但深受宫廷喜爱,多次奉命烧造贡瓷。故把这几个窑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钧台窑
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
宋钧窑与元钧窑的区别
宋代钧窑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
其蓝色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具有荧光一般幽雅的蓝色光泽;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个特色;钧釉中的紫色引人注目,是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其紫斑在工艺上是将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蚯蚓走泥纹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黏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的。
从器型上看,金代钧瓷多盆、碗、碟、罐、瓶、盒,炉、鼎、尊很少,缺少审美力度以及纯美学欣赏功能的造型。这标志着功能的转换,角色的变更,即成为民窑日用的回归。从胎质上看,其质地较宋钧松散,色彩灰度不足,泛土黄色或有淡红色倾向;击之,声音喑哑,有陶的声音倾向,这主要是温度过低,选料不细所致;从釉色上看,天青、天蓝的底色上有的也呈有红斑、紫斑,但斑状成块,虽有流动性但很僵硬,色彩暗淡,中心斑状有明显的点斑装饰倾向,其装饰意识、装饰追求尚在朦胧之中,显得相当幼稚。
元代钧窑器的胎不如宋代细润,特征是胎质较粗松,呈色白、灰白、黄、红、黑。积釉肥厚,浑浊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泽较差。元代钧窑器多施以天蓝、灰青、月白色釉,并涂抹含铜釉药,经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蓝、紫色的斑块。
由于钧窑釉质肥厚失透,刻、划、印花不易显露,所以除了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堆贴花为饰。器型一般厚重,有长瓶、胆式瓶、花口莲座瓶、三足炉、筒式炉、荷叶盖罐、双系罐、鸡心式罐、执壶、 枕、收口碗、墩式碗、鸡心式碗、 缸、洗、盘、碟,亦烧大器。
总体来说,在封建社会生产率低下,民窑钧瓷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所以胎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灰胎,也有褐胎、白胎、红胎,不可一概而论。判断其年代,应该把握其工艺和施釉特征,才能更加接近实际。(禹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