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趣话
(一)
小时候,清明节留给我最清晰的记忆,就是扫墓祭祖了。禹州农村素有“早清明”之说,意思是清明扫墓须得提前,只是这种对大人来说相对严肃的事情,在幼稚、懵懂的孩子们眼里却富有情趣、充满快乐。
清明祭祖不用“刀头”肉礼,供品都是素食,除了鸡蛋,另一样则是手工烙的油馍。上坟那天早上,母亲先从瓦罐里拿出五六个平时攒的鸡蛋放锅里煮了,然后开始张罗着烙油馍。她把和好的面擀成厚厚的面饼摊在案板上,均匀地抹上一层腊脂油(经过炼制的猪膘油),再撒上葱花、盐和薄薄的一层面粉,卷成卷儿,均分成几个鹅蛋大小的面团儿,再用小擀杖把面团儿擀成半指厚的馍饼,放在鏊子焙熟。油馍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掰开来看层层叠叠,人们都说用这样“起层儿”的油馍供奉祖先,后辈儿孙生就都是“双眼皮儿”。
此时父亲也在堂屋里忙活。他把一沓黄糙纸铺在桌面上,拿起生铁铸成的“钱鞘子”匀力朝纸上一下一下地砸。钱鞘子手柄前连着个弯成直角状的圆筒,圆筒中间嵌着个方钉状铁柱,砸在纸上留下一个个铜钱样的印痕,这就是所谓的“印钱”。接下来还得“洗钱”,即把“印”好的整沓黄糙纸对折起来,双手捧着揉搓一阵,等它们像朵盛开的莲花一般错落有致地摊开时,再两张“一捏儿”叠好摆放在一起。
父亲把纸钱放在竹篮里,把一张油馍折成四折立在碗里,再用另外一只碗装着将敲碎壳的熟鸡蛋,拿把铁锨,领着我们到坟地里去。父亲先为各个坟头塌陷缺失的部分添上土,在坟头儿压上一捏儿纸钱,接着摆好供品,在坟前画个圆圈,在圆圈里点燃纸钱,口中叫着“爹、娘,爷、奶”等称谓,反复念叨着诸如清明到了来给你们送钱哩,有鸡蛋油馍尽管吃吧,把“钱”收好只管花吧等等,然后喊我们跟他一起跪下磕头,末了象征性地从鸡蛋和油馍上分别掐掉指头肚儿大一块儿留在坟前,剩下的都又收起来带回家。这些鸡蛋和油馍最终都被我们吃进肚子,当时农村尚物质匮乏,这对孩子们来说该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我还从父亲那儿听到这样一件令人忍俊不禁的事:村里的说书艺人——书治大伯老两口膝下无儿无女,老了腿脚不灵便,逢着清明节不能亲自到坟前祭奠,就在“灶王爷”神位前多烧纸钱,拜托灶王爷转交其父母、先人……
我曾向父亲道出心中的疑惑:“鸡蛋和油馍是不是真的被祖先吃过?烧在坟前的纸钱他们真能收到吗?”父亲一脸严肃地说:“血脉代代传承,做人不能数典忘祖,这些都是尽心哩!”由此,父母去世以后,每年清明节前我也会早早地带着孩子回乡祭祖,只是像先辈在天之灵能否享用到后人供奉祭品这类幼稚可笑的问题早就抛却脑后了。
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我想,冯先生讲的“诗意”和父亲口中关于“尽心”的朴素诠释该是一个道理吧。
(二)
清明节令孩子们感到快乐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在门头上插柳枝了。
原本家里也就那么三五间房子,至多两三扇门而已,而我们偏偏要提前两天折一大捆柳枝回来,堆在灶屋水缸旁阴凉的旮旯里。
伙伴们仿佛约好了一般,傍晚做完作业,就从柳条堆里挑选出指头粗细的光滑枝条,争先恐后地做起柳笛来。先把柳条折成长短不一的小节,用手捏着柳条的外皮匀力揉捏一阵儿,等内茎与外皮完全分离时,再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细木棍儿抽出来,一边拿着细木棍儿在空管儿上轻轻地敲着,一边念叨:“河水涨,笛儿响;扔得高高儿哩,笛儿响响儿哩!”说完一抬手,把细木棍儿扔上天去。
接下来,把空管儿的一头儿捏扁、掐齐,用指甲轻轻刮去最外面的一圈青皮,露出里面月白色的一层,然后含在唇边,用唾沫“吧唧吧唧”地浸润几下,轻轻一吹,“吱哇—吱哇—”的柳笛声便在耳畔响起来了。
于是街头很快成为竞技场,伙伴们各自手里拿着做好的几支柳笛,交替含在嘴里吹着,明比暗赛,看看谁做的柳笛多,比比谁的柳笛粗长且声音响亮,直吹得腮帮子发疼也舍不得放下。
“清明晒干柳,蒸馍扔给狗。”意思是清明节天气晴好,庄稼丰收。清明节当天,我们会早早起床,迎着朝阳,按大人吩咐在所有的门头儿上,家里供奉的各路神仙、祖宗牌位前,面缸、粮囤周围等一一插上或摆上柳枝。
禹州清明插柳的习俗,传说与李自成有关。《禹州志》载:“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部20万兵力围禹州城。先攻南门,分巡大梁道李乘云发炮抵御。义军改攻西门,李乘云遂至西门。义军攻上城头,杀死李乘云……”时值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前一天。
百姓们眼见城破,四散奔逃。李自成跃马扬鞭正欲入城,发现逃难人群中有位女人很是特别:她背上趴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女孩脚步趔趔,哭泣不止,女人唬她:“你要不快些走,等那三头六臂的闯王来了非把你吃掉!”李自成用鞭一指,命人将娘儿仨带到跟前。原来这女人马氏,住城中仁义巷,丈夫前妻产下一子后暴病身亡,娶马氏后生育一女。马氏将男孩儿视若己出。这几日丈夫卧病在床,听说禹州城破,嘱她带着孩子快快逃命,这才有了背大拖小的事情发生。
李自成深受感动,对马氏说道:“闯王军队只杀贪官污吏,不会残害百姓。你们不用逃难,赶紧回城生活去吧。”
看马氏将信将疑,李自成随手从旁边柳树上折下一枝柳条递给女人:“你把这柳条插在门头上可保平安!”马氏悄悄地把此消息告诉了左邻右舍,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都插上了柳条。李自成见状对马氏愈发敬重,义军对贫民百姓秋毫无犯。
自此,清明插柳被人们视作辟邪禳灾、祈福迎祥的象征沿袭成俗。
(三)
清明节前后花红柳绿,气清景明,青年男女纷纷结伴春游、踏青约会,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此风自唐宋以来在民间尤为盛行。
据说“药王”孙思邈在京城长安行医期间,有年清明前夕,户部李尚书请他给患病的女儿诊治。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孙思邈已对病情了然于心,屏退左右仔细询问,李小姐这才羞答答说出实情。
原来李尚书宅院后面有一条窄巷,年前的一天早上,李小姐在绣楼上洗漱完毕,端起水盆从后窗泼了出去。只听得下面一声惨叫,原来那盆水不偏不斜全落在了由此路过的一位俊俏书生身上。四目对忘,李小姐先羞红了脸,未作细想就把一条绣花手帕抛了下去。那书生若获至宝,哪里舍得用它擦拭水迹,朝李小姐深深一揖,依依不舍离去。就这样,李小姐与书生一见钟情。后来此事被尚书夫人察觉,命人将后窗堵死。李小姐由此度日如年,相思成疾。
孙思邈略加思索,开出药方:桃花三钱、杏蕊四钱、柳叶尖五钱、春草根六钱,晨露为引,须得病人到郊外亲手采集,煎水服用。接下来,李小姐每天外出采药,回府后煎服,身体日渐康复。孙思邈提醒李尚书此病极易复发,并赠其秘笺一封,嘱其待李小姐病发时打开。
不久李小姐果然又卧病在床。李尚书打开秘笺看了才知道,原来孙思邈在上次诊病之后便寻访到在黉学读书的那位书生,如此这般安排一番,使得李小姐暂时了却相思之苦。他在笺中给出两个方案:一是让李小姐再借采药之名与后生相会,只能治标;二是让李小姐与书生结为伉俪,方为治本之策。李尚书及夫人心疼女儿,又见那书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读书用功、前途无量,便将女儿许配于他,成就一段佳话。
清明已至,当下正值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好时节,亲爱的朋友们快快行动,和心爱的人儿来一场春天的约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