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大蔬菜产业 拓宽乡村振兴路
今年,顺店镇瞄准“菜篮子”经济,深入挖掘乡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将种植蔬菜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促进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4月10日,在顺店镇谷南村种植户赵德立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满棚清香,自动喷水装置正在为蔬菜喷水,上海青、奶白菜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收割蔬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赵德立的新型蔬菜大棚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增收。
“我们老了出去干活也没人用了,在家拔点菜,一天给的钱也不少,回家也不耽误做饭。”顺店镇谷南村村民马秀芳笑着说。
据了解,上海青、奶白菜的种植由于投入小、周期短、全年可种植的特点,降低了种植风险,再加上丰富的种植经验,先进的管理技术,蔬菜长得非常好,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我今年种了10亩大棚,投资主要是人工投资比较多一点,一个大棚一茬收入四千元左右。当然,这个价格也不固定,有淡季,有旺季。以后天气热了,生长期短了,可能就便宜点。冬季大棚能充分发挥作用,蔬菜短缺,价格就高一点,总之效益还挺不错。”顺店镇谷南村种植户赵德立介绍。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顺店镇谷南村把流转的土地建成蔬菜大棚,提供技术支持,再返租给村民;同时大力扶持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加入,通过示范带动助推村里的蔬菜产业发展。土地流转以后,不仅让村民增加了租金收入,还吸纳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让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和务工“双收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今年我们准备再扩大种植规模和面积,带动其他村民发展蔬菜种植,振兴乡村经济。”赵德立表示。
顺店镇谷南村村两委依托现在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加大投入力度,扩建大棚数量,发挥好土地效益,既保证了群众的“菜篮子”,又丰盈了农民的“钱袋子”,有效促进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村两委将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种植,依托先进的技术,扩大种植规模,准备流转40亩地,再建30多个大棚种植上海青、奶白菜等蔬菜,拓宽销路渠道,帮助菜农打开销路,带动附近村民增加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顺店镇谷南村党支部书记孙太山表示。